本报记者 徐蓉
建立社区自我发展、自我“造血”体系是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的现实需要,也是增强社区党组织治理服务能力的有效形式。今年以来,盘龙区主动学习借鉴成都等地经验做法,进一步深化“五社联动”实践,试点探索设立社区基金,全面在定向、聚力、赋能上下功夫,不断形成以社区基金为助力、群众需求为核心、专业力量为支撑、多元参与为保障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
集中“建好” 以党建引领实现全域化发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积极召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推进会和专题会,研究明确盘龙区社区基金建设规划,对今后3年社区基金建设发展任务进行分解,按年度明确“探索设立社区基金、社区基金建设标准化、社区基金模式创新”3个发展目标。
以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提质工作为契机,充分发挥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组织联动优势,积极通过精准发放慈善倡议书、集中举行启动仪式、创新开展“社会共建先锋企业”表彰评选等措施,精准撬动驻区单位、企业、社会组织、居民群众等多方力量参与社区基金筹建,共筹集善款109.8万元,初步探索形成了党组织搭台、社会出资、居民参与的全域化基金联动体系。
系统“管好” 以专业管理确保规范化运营
出台《盘龙区关于推动社区基金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从制度、资金、架构、流程四方面入手,牵头街道党工委制定管理办法、运营规章制度等机制,进一步拓宽社会资源和社会资金进入社区的合规渠道。
指导成立由捐赠人代表、街道党员干部、社区干部、社区居民代表、社区能人和慈善组织等相关人员组成的基金管理委员会,建立“街道社区基金管理委员会+社区微基金自治小组”两级自治架构,由社区组织、居民骨干、党小组、社会组织等主体围绕社区公共议题提请项目方案,开展群众动员及资金自筹,争取社区基金立项及配捐资助。
设定14项内容全方位规范基金使用范围形式,不断实现对社区基金人员、资金、项目的全流程管理,逐步搭建起完善的社区基金管理体系。目前全区共成立专项基金1个、社区基金7个、社区微基金60个。
聚合“用好” 以组织赋能推动项目化实施
聚焦平台载体,以社区基金为资金支持,以“民生小实事”等项目为切口,积极动员企业对社区基金内的健康社区、慈善社区、全域联动平安社区建设等特色项目进行响应,结合自身业务、资源,提出联动式合作点,以项目化运作回应群众需求。
聚焦资源吸纳,组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开展“社区基金擂台比武”,以党建引领“社区提案”为切入点,通过设立公开募捐箱、领办公益市集等方式,项目化吸纳各类服务资源,并发动居民参与“自我买单”,以无偿、低偿、有偿相结合方式点对点提供互助服务,以“服务换服务、服务换资源、资源换资金”等方式解决基层治理问题20余项。
聚焦功能发挥,在金辰街道“蒲公英社区公益基金”基础上,先后建立“魅力联盟红山茶”社区基金等品牌基金7个,资助社区公益服务项目30余个,带动社区公益能人200余名参与基层治理,有序破解无单位、无物业、无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无业主委员会等居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治理难题13个,逐步形成了精准化对接、项目化运作、品牌化带动的相融互动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