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制造推动制造强国建设的时代命题中,长沙的样本价值有多大?


(资料图)

智能制造对于长沙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从消费网红到产业长红,长沙的底气是什么?

……

对上述问题的认识越透彻,对人气越来越旺,越来越有国际范的中部省会城市——网红长沙的理解就会越深刻。对数字经济高速发展、智能制造工程深入实施背景下,仍然烟火气十足的长沙,会爱得更为深沉和持久。

从工程机械之都到智能制造之城

5月15日,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一代工程机械”为主题的第三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闭幕,四天展期累计观众超过35万人次,展会交易额536亿元。

自2019年至今,两年一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已举办三届。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深有感触地说,湖南省特别是长沙市工程机械产业,已经站到了世界舞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乃至世界工程机械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也催生了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这一世界级的行业展会。

国际展会的背后,是“工程机械之都”长沙在全球业界的实力担当。

长沙工程机械集群产业规模连续十多年居全国首位,拥有2022年全球工程机械50强5家,上榜企业销售额303.81亿美元,占全球销售份额约13.7%。

2022年,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规模约2000亿元,拥有20余家国家级、100余家省级创新平台,规模以上工程机械企业从业人员7.7万余人,占全国总从业人员的36%。长沙成为仅次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和日本东京的世界第三大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地。

工程机械是长沙首个过千亿的产业,是长沙先进制造业的一张闪亮“名片”。

一路走来,和我国其他制造业一样,长沙工程机械产业也曾面临产业附加值低,科创力不高的瓶颈。

2015年,国家将智能制造确立为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的主攻方向。有识之士提出,中国的智能制造必须采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并行推进、融合发展”的技术路线。

为推动先进制造业尽快走出困境,实现产业升级,长沙2015年起陆续出台了《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长沙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关于支持工业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若干政策》等文件,为企业向智能化转型保驾护航。通过政策扶持,引导企业智能化改造,全力打造“智造之城”。

自此,在重点领域和基础较好的工程机械企业中,以众多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为代表的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示范成果不断扩大。

今年5月11日,在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期间,中联重科举办了“科技献礼新时代”科技成果展。中联重科自1992年创办,从8名科技人员起家的院办企业,一步步成长为世界知名行业巨子,国家先进制造业亮丽名片。近几年来,更是顺应时势,积极作为,成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作为湖南省“一号工程”和“十大重点项目之首”,将于今年年底全面竣工投产的中联智慧产业城项目,是“工程机械之都”长沙从“制造之城”升级为“智造之城”的生动案例。

中联智慧产业城共布局8个全球领先的灯塔工厂,汇聚300条智能产线,600多项产线专利技术。通过全面的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升级,形成以4大主机园区、4大关键零部件中心和8大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1个国际标准秘书处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不仅平均每6分钟下线一台挖掘机,而且将实现每7.5分钟生产一台高空作业机械,每18分钟制造一辆汽车起重机,每30分钟打造一台臂架泵车。

中联重科董事长、CEO詹纯新曾表示,中联重科将通过建设智慧产业城,把传统制造全面升级为智能制造,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将现代工业和谐融入到自然生态之中。

经过数十年如一日的久久为功,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长沙工程机械巨头们深知,只有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构建智能制造体系,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补齐产业短板,才能推动工程机械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5月初,三一科学城全面动工,同样被全球业界关注。

该项目位于长沙经开区,是三一集团当年实施“双进战略”,进入省会长沙的发祥之地。

三一科学城开发建设中,充分运用三一建筑工业化体系,从传统的施工模式向智能建造转型。建设过程全面构建“智能策划、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智能运营”智能建造五大场景。

近年来,三一集团启动数智化转型,依托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以“灯塔工厂”建设为核心,构建了智能产品、智能制造、智能运营等场景,以数智化重构并驱动业务发展,提升企业整体数智化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三一科学城的建设中充分实现运用了集团生产的挖掘机、起重机、自卸车等终端产品,其中智慧塔吊、智慧挖机、电动搅拌车、新型砼泵车等三一智能产品进行了工况试验,是三一集团数智化转型、推动建设工业化的实践平台。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加快迈向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发展智能制造是实现制造业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进一步加快智能制造领域创新突破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经济新动能的重要驱动力。作为培育了5家全球工程机械产业50强企业的长沙,对打造智能制造之城重要性的理解,自然与众不同。

“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加快传统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关键。”三一集团创始人梁稳根曾提出,“十四五”期间,应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产业链体系。

从粗放增长到精明增长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长沙工业跨过百亿元大关后,从一个重大项目到一个产业链再到一个产业生态圈,长沙产业发展的“滚雪球”效应加速形成。

为改变过去遍地开花、散兵游勇式的工业经济粗放增长发展模式,长沙开始实施“园区兴工”战略,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

走进浏阳经开区蓝思科技的生产基地,百级无尘车间里,几名身着无尘衣的工作人员正进行日常的设备管理调试。这里没有流水线上埋头操作的工人,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机械手有条不紊地作业。

2006年,蓝思科技将研发生产基地重心迁移至长沙,落户浏阳经开区。发展至今,蓝思科技已成为全球显示和防护玻璃行业产能最大的上市公司,是全球消费电子视窗防护玻璃领域的技术开创者和引领者。

2022年,蓝思科技长沙工厂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在智能制造的助推下,通过不断扩充产能,蓝思科技在湖南长沙(浏阳、星沙、榔梨、黄花)、湘潭,广东东莞、江苏泰州及越南等地拥有近万亩研发生产基地,吸引了产业链上下游上百家企业转移到湖南,直接和间接创造就业岗位数十万个,形成了一个规模日渐扩大的消费电子产业集群。

机器换人,产线升级,长沙制造已开始全面向智能制造要效益。随着一批批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一批批产业链、价值链高端项目陆续落户长沙,智能制造持续深入推进,长沙经济正从粗放增长走向“精明增长”。

威胜集团2016年引入智能化生产线与智能协作机器人,实现了人机协作、自动化柔性组装、工序间物流自动传递,大大提升了生产质量和效率。去年,人机协同作业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优胜场景。

“为推动智能化转型,长沙市政府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建立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为企业高效生产高质量产品提供咨询服务。除此之外,政策的支持吸引许多配套设备生产商聚集到长沙,为企业购买高质量零件提供便利,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企业更具竞争力。”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沙发展智能制造的生态环境很好。

长沙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工业设备超过200万台,累计开发工业App超过2万个;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全市“上云上平台”中小企业累计超过10万户(次),上平台中小企业超过6000户(次)。市级智能制造试点企业总数达1462家,获评“中国智能制造50强”企业5家(数量居全国第一)、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7家、优秀场景14个(数量均居全国前列),获评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9家、省级智能制造标杆车间16个(数量均居全省第一),博世长沙工厂、三一集团18号工厂被认证为全球“灯塔工厂”。

去年以来,长沙围绕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能产业等领域共发布三批247个应用场景,投资额超80亿元;发布“长沙城市超级大脑1.0”,支撑民生服务、政务服务等12个业务领域58类智慧应用场景。

从消费网红到产业长红

文和友、茶颜悦色、扬帆夜市、解放西路、黄兴路步行街……最近十年,网红长沙不断吸引着四面八方来客。鲜为人知的是,从衣食住行,到城市运营,这座城市智能制造的身影几乎随处可见。

如,刚结束不久的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期间,在惊叹于各类“机甲”高大威猛又精细可控的同时,很少人会留意到,一份份精致的快餐背后,却并没有厨师之手料理,而是用机械臂、机械手在超级大锅里精准制作出来的。

作为餐饮供应商之一,天辰餐饮凭借强大的中央厨房供应链和专业服务,圆满完成了餐饮食品供应任务。这家企业打造了湖南首个集智能化、远程化、工业化、信息化、标准化于一体的中央厨房,引进了国内外各种顶尖的加工设备,如万能蒸烤箱、鲜食速冷等,可日产冷、热链快餐10万份。

再如网友们喜欢的盐津铺子,其烘焙食品智造车间在2022年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该厂房共布局了15条智能制造烘焙生产线,核心工艺区实现无人化作业,产线整体不仅可节约90%的人工,综合效益还提升了超50%。

金湘权也是长沙街头巷尾常见的美食品牌,其卤制品生产全部通过自动化设备在流水线上完成。

这家企业自规模化经营后,以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方式快速扩张,引领长沙酱卤菜市场的风向,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同,并以年均十五家店的速度快速扩张。今年正建立2万多平米的现代化工厂,引进更先进的全自动包装生产流水线,提高生产加工能力。

长沙街头圣得西商务体验馆内,市民可近距离感受各类轻商务装产品。近年来,圣得西以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中部六省首家)为支撑,建立国际化设计团队,先后斩获德国“欧洲好设计奖”、法国“DNA设计奖”、美国“缪斯设计奖”等全球大奖。背后,是公司利用智能制造理念从设计到销售的全流程升级。在圣得西智能制造车间,158套智能模板、102套标准工时工艺流程,10条柔性化生产线,能满足从个性化定制到大规模生产的多元需求,荣获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

说完衣和食,再说住与行。一栋楼几天之内平地而起,这是智能制造赋能下的住宅产业化速度。远大住工致力用最经济的方式建最好的房子,利用装配式建筑生产技术,让盖房子像造汽车,既快速又环保。

在长沙梅溪湖金茂大厦、济南国际金融中心等高层项目施工中,中建五局引进了全国首台跨座式单轨智能焊接机器人、永磁轨道式智能环焊机器人,犹如“蜘蛛侠”灵活穿梭。

墙砖铺贴机器人忙碌完后,腻子涂敷机器人进场,随后腻子打磨机器人“接棒”;接着喷涂机器人再“上阵”,在天花板上“攀爬”——这是金源府项目机器人精装修施工的场景,人工智能在建筑工地的用途越来越广。

在长沙,已具备智能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公交、环卫、物流、出租车等示范场景规模化应用,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融合发展的“长沙模式”初步形成,打造全国新型智慧城市样板和标杆。

今年3月31日,长沙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暨“五好”园区创建工作推进大会举行。长沙工信领域在2022年获得的159项国家级荣誉,是长沙制造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坚实足迹。

过去,长沙的“起家”和“发家”靠的是制造业,并将坚持制造业“当家”。其中,智能制造是长沙制造业最鲜明的底色。

得益于智能制造等工作的扎实推进,长沙市去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3%,增速提升1.1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7和1.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9.3%,较2021年提升0.5个百分点,在中部省会城市排名第三。

2023年一季度,长沙工业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全市规工增加值、关联指标、市场信心稳中求进、稳中向好,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开局。

智能制造硬实力与文旅消费软实力,成为长沙从消费网红迈步产业长红的坚实基础,推动着城市品牌与发展高度持续升级。

2021年6月, 长沙发布“政务一朵云”,率先全国打造“一主多辅、多云融合、自主创新”的政务云新体系,构建技术先进、资源共享、弹性扩展、响应高效的“政务一朵云”。华为在长沙正式对外发布升级版的政务云解决方案——“城市一朵云”,通过云原生“城市一朵云”技术架构,实现从统一“上云”到“云上”业务的高效运转,稳固支撑长沙的数字化转型。

位于湖南湘江新区的科创信息公司展示大厅内,蓝屏耀眼、数字跳动,一条条城市运营管理的信息被快速传递处置。智慧城市运营的背后,智能制造的气息无处不在。

乘着智能制造的东风,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推动长沙创新发展的驱动力之一。依托强大的云底座,数字化技术已从制造业全面扩散开来,融入长沙经济、文化、政务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长沙从消费网红到产业长红全面升级,为人们在城市的幸福生活不断赋能。

从消费网红到产业长红,智能制造的身影时时可见;在中国智能制造演进发展的时代足迹中,幸福长沙的愿景清晰可辨。(李 治 李大为 周 妮 )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