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名“环保卫士”出动 探秘垃圾焚烧发电过程

在南宁市双定循环经济产业园,市民收获满满坦言“不虚此行”

绿色生活家家参与,美丽南宁人人共享。6月4日,满怀期待的心情,84名市民来到南宁市双定循环经济产业园2023年“6·5”环境日公众开放日活动现场,近距离探索垃圾变废为宝的秘密,还参加了神奇的科普实验、有趣的垃圾分类亲子互动游戏,增强了环保意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当天上午,参与家庭满怀期待,在南宁建宁康恒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讲解员的引导下,一路前进,近距离了解生活垃圾清洁焚烧发电厂的建设历程、处置流程以及重要作用。他们仔细了解生活垃圾清洁焚烧发电的工艺流程,见识转运到此的生活垃圾如何经过脱水、发酵等过程满足焚烧条件后,被巨大的垃圾吊抓入给料斗进行焚烧。

孩子们观看巨大的垃圾吊将垃圾抓入给料斗

在观火平台,市民透过一块特制玻璃,看到了生活垃圾被焚烧的场景。1000℃左右的焚烧炉就在眼前,震撼的场景让大家忍不住发出阵阵惊叹声。现场,大家频频向讲解老师提问:“一吨垃圾焚烧后可以产生多少发电量?”“垃圾焚烧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讲解员一步步答疑解惑。不少家长感叹,他们本来是带孩子参与活动的,自己也学习到了许多新知识,真是不虚此行。

小朋友认真制作微缩景观盆栽

参观结束后,主办方还设置了有趣的科普课堂。科普老师谭锦程以实验科普、互动问答等方式,讲解了垃圾焚烧过程中火力发电的气压等知识,不少小朋友积极参与,体会其中的奥秘。课后,小朋友们和家长还制作了微缩景观盆栽、开展垃圾分类互动游戏,欢声笑语不断。

科普人员给孩子们讲解垃圾焚烧发电的科学原理

一路参观下来,小朋友们在玩中学、学中玩,环保意识不断增强。韦轩余小朋友惊叹地说:“原来我们的生活垃圾真的可以变废为宝。一吨的垃圾可以发电500千瓦·时,可供一个三口之家用3个月,真的太神奇了。”肖磊小朋友的家长特意为他推掉了周末课程参加活动。“我们上次也参加了南宁晚报组织的垃圾转运站活动,课堂非常有意义,能够直观了解并学习环保知识。”

小朋友认真制作微缩景观盆栽

不少小朋友还用文字记录了感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不仅能变废为宝,更能减少垃圾填埋对土地造成的危害。”“这次活动我了解到了垃圾变废为宝的秘密,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旅程’。”“今天的参观内容让我大开眼界,我们一定要保护好环境。”……

■公益课堂小知识

南宁市双定循环经济产业园

○是什么

南宁市双定循环经济产业园,是以“一园多区、集约协同、智慧运管、绿色循环”为建园理念的循环经济产业园,构建以清洁焚烧发电为主、其他协同处置方式为辅的固体废弃物处理体系,构建健康可持续的环保生态链。

○做什么

产业园从2020年8月开始桩基施工到2021年10月首车生活垃圾进场,历时14个月,打造了全国同行业的标杆速度。园区总规划用地1100亩,其中一期用地535亩,已建成投运垃圾焚烧、有机垃圾处理和污泥处理项目;二期预留用地约580亩,将建设医疗废弃物处理、布草洗涤、废旧塑料回收再生利用等项目。

南宁市双定循环经济产业园(一期)项目已投产运行生活垃圾清洁焚烧发电厂、有机垃圾处理厂、污泥处置厂等项目,生活垃圾清洁焚烧发电厂是园区建设核心,为南宁市新增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2250吨,有机垃圾日处理能力600吨,市政污泥日处理能力500吨,助力南宁市实现建成区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有何用

双定循环经济产业园实现了南宁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和园区污水零排放,为南宁市创建“无废城市”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小知识

○焚烧前

运输垃圾的车辆经过地 磅房过磅称重之后,来到卸料平台处,将垃圾卸入垃圾坑内进行5~7天的储存,垃圾经过脱水、发酵,满足焚烧的条件后,经由垃圾吊将发酵过后的垃圾抓取投入给料斗焚烧。垃圾吊每次可抓取约10吨垃圾。

○焚烧中

焚烧过程中,炉温非常关键。国家标准是炉温大于850℃,正常运行时维持950~1000℃,一方面保证垃圾的正常燃烧,另一方面减少二口恶英的形成。

垃圾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高温烟气经过换热后形成过热蒸汽,进入汽轮机组做功,驱动汽轮机组发电,所产生的电量除了能满足园区自用外,剩余部分通过厂内升压站升至110KV后并入当地电网供南宁市居民使用。

目前南宁市双定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活垃圾清洁焚烧发电厂配备了2台35MW汽轮发电机,每天发电量约110万千瓦·时,一吨垃圾可发电500千瓦·时,大约可供一个三口之家3个月使用,是实实在在的变废为宝。

○焚烧后

在双定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时所产生的烟气经由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七步法工艺流程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由烟囱排放出去。最终,从烟囱排放出去的,不是烟气,而是水蒸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值得一提的是,处理烟气时采用的“烟气处理七步法”在国内处于领先行列,实际烟气排放部分指标优于欧盟标准。

(来源:南宁云—南宁晚报 记者 何璨汐 卢丽婷/文 刘增璇/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