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浙江日报消息,在2月22日举行的杭州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杭州市政府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出炉。据悉,杭州今年将首次向同一对夫妻生育二孩、三孩,且新出生子女户籍登记在杭州的家庭发放育儿补助。拟向二孩家庭一次性发放补助5000元,向三孩家庭一次性发放补助20000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已有多地陆续推进一系列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如发放生育津贴和育儿补贴,加强住房保障支持等。其中,云南、山东济南、湖南长沙、辽宁沈阳、黑龙江哈尔滨等多地发放“真金白银”。此外,两年过渡期后,婴幼儿配方奶粉“新国标”也正式实施。

云南:


【资料图】

一次性生育补贴二孩2000元、三孩5000元

云南省印发《云南省生育支持项目实施方案》,2023年1月1日起,对符合政策条件的家庭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发放期限为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方案》明确了补贴标准,对符合政策条件的家庭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二孩补贴2000元、三孩补贴5000元),育儿补助(二孩、三孩0至3岁期间每人每年补助800元),对婴幼儿意外伤害险参保给予补贴(婴幼儿0至3岁期间每人每年补助50元)。

多地真金白银鼓励生育

辽宁沈阳:三孩每月发放500元,直到3周岁

辽宁省沈阳市出台《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对夫妻双方共同依法生育三个子女的本地户籍家庭,三孩每月发放5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3周岁止。

湖南长沙:第三孩及以上每孩一次性发10000元

湖南省长沙市去年8月出台《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工作方案》。报道称,《工作方案》创新性地推出一系列支持生育的惠民“组合拳”,力度大、覆盖广、标准高,直指群众生育的“痛点”。其中提出,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夫妻双方共同依法生育三个及以上子女的本地户籍家庭,三孩及以上每孩可享受一次性育儿补贴1万元。据测算,每年需投入约2000万元。

黑龙江哈尔滨:二孩每月发500元,三孩1000元,直到3周岁

黑龙江哈尔滨印发的《哈尔滨市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按政策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家庭,每孩每月发放500元育儿补贴;按政策生育第三个子女的家庭,每孩每月发放10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子女3周岁。

杭州为什么要实施育儿补助?

截至2022年末,杭州市常住人口达到1237.6万人。从人口监测数据和调研情况发现,2017年以来,杭州一孩生育率总体平稳,但二孩、三孩出生率直线下降,适龄市民对于二孩及三孩生育意愿明显偏低。

其中,第二孩出生数量减少在出生人口下降中占主导地位。

最新杭州市人口监测数据显示,二孩占出生人口比例在2017年达到最高52.11%后,逐年下降。以2022年为例,二孩出生人数1.92万人,占比仅35.94%,低于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前38.77%的二孩占比水平。

杭州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调研显示影响二孩、三孩出生率的主要因素是生育、养育、教育的压力,因此杭州将育儿补助对象确定为这部分家庭,通过减轻相应负担来提升生育信心,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杭州育儿补助的金额是怎么定下来的?对此,杭州市卫健委解释,这是与财政部门在前期经过大量数据调研后测算确定的,发放金额和当地政府财政总体状况紧密相关。按照2022年人口出生率测算,此次发放育儿补助总金额预计在1.4亿元左右,将覆盖2.5万个家庭。

杭州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是“系统工程”,杭州在实施育儿补助的同时,还将结合本地实际,在生育补助减轻负担、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优化生育休假制度、实施住房购车支持政策、减轻家庭教育压力、构建新时代新型婚育文化等方面加大努力。

其他省市有哪些生育鼓励政策?

近来,已有多地出台省级或市级的鼓励生育措施,多以生育津贴、育儿补贴等现金支持为主,同时兼具住房等方面的倾斜政策。

云南省印发《云南省生育支持项目实施方案》,2023年1月1日起,对符合政策条件的家庭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发放期限为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方案》明确了补贴标准,对符合政策条件的家庭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二孩补贴2000元、三孩补贴5000元),育儿补助(二孩、三孩0至3岁期间每人每年补助800元),对婴幼儿意外伤害险参保给予补贴(婴幼儿0至3岁期间每人每年补助50元)。

近年来受“人口流失”之困的东北地区也在鼓励生育。据沈阳日报报道,今年2月,沈阳印发《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降低生育养育和教育成本,其中包括,建立家庭育儿补贴制度,对夫妻双方共同依法生育三个子女的本地户籍家庭,三孩每月发放5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3周岁止。

此外,一些经济强市也加入“真金白银”促生育的队伍。今年1月,深圳市卫健委就《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初步拟定深圳市育儿补贴标准: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办理出生入户后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3000元,另外每年发放1500元育儿补贴,直至该子女满3周岁,三年累计发放补贴7500元,平均每年可领取2500元;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办理出生入户后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5000元,另外每年发放2000元育儿补贴,直至该子女满3周岁,三年累计发放补贴11000元,平均每年可领取3667元;生育第三个子女的,办理出生入户后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10000元,另外每年发放3000元育儿补贴,直至该子女满3周岁,三年累计发放补贴19000元,平均每年可领取6333元。

一些地方还出台了住房等方面的倾斜政策。如,北京市明确,未成年子女数量较多的家庭申请公共租赁住房的,可以纳入优先配租范围,并在户型选择等方面予以适当照顾;济南市提出,对符合公租房申请条件的未成年政策内二孩及以上家庭,在申请公租房时优先予以分配;对因家庭人口增加、就业、子女就学等原因需要调换公租房的,根据房源情况实施常态化申请、统一调换;符合租赁住房补贴申请条件的,提高保障面积标准,每增加一孩保障面积标准增加15平方米。

育儿补贴

是否能提高生育率?

在各地密集出台鼓励生育政策的另一面,是人口形势的变化。从全国来看,我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较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比2021年减少10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比2021年下降0.7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下降0.94个千分点。

不过,从已公布2022年人口数据的省份看,各地人口趋势变化有一定差异。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已有江西、广西、贵州、甘肃、青海、重庆、海南、安徽、河南、浙江10省份公布2022年省级人口数据。除河南外,其余9省份2022年常住人口均实现正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10省份的出生人口数量有所下滑,除安徽公布的出生人口数据统计时间段为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无法比较外,其余9省份2022年出生人口数量相比上一年均有所下滑。人口大省河南2020年出生人口首次跌破100万,2021年再度跌破80万大关,是197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人口自然增长率方面,2022年,贵州、青海、海南、广西、江西、浙江为正,重庆、甘肃、安徽、河南均为负,其中河南人口自然增长率62年来首现负增长。

此前,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任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育儿补贴实际上是一种以经济支持为内容的生育支持政策,在不同地区的效果可能不一样,比如在经济发达地区,育儿补贴的作用其实是有限的,但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生活成本比较低,生育和养育的成本也相对较低,同样的育儿补贴,对于提高生育率的效果可能会更为明显。他建议,需要结合不同地区人们的具体生育需求,根据人们在生育过程中面临的工作、生活、养育、教育等具体困难,来提供相适应的生育支持政策。

此外,任远还提到,在更深层次来看,在现代社会的生育文化中,生育的价值本身在逐步减弱,物质主义和个人主义在发展,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在提高,人们的生育动机在减弱。因此,对于国家生育政策来说,还需要在生育文化建设上做一些改变,“孩子的经济价值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逐步减弱,我们需要在文化上强调孩子的情感价值、强调孩子作为生命的价值,强调生育和抚育孩子的成长对自身人生成长的价值,通过这种观念上的重新塑造,使人们觉得生育是有意义的,才能提高人们的生育动机,再加上持续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改善,才能从根本上使生育动机和生育意愿得到提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