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作为校友,你有义务配合学校工作,回报学校……”毕业季来临,许多毕业生还没走出校园,就被要求“回报学校”,即在未就业的状态下,签署三方协议。据《北京青年报》7月28日报道,为了追求就业率,有辅导员为了“方便”学生,直接代其“网签”;有商家帮学生实现“假就业”,提供付费“盖章”服务……一条“山寨”三方协议的“假就业”链条,随着就业季的到来浮出水面。

毕业生签署三方协议,意味着找到了工作,三方协议的签订情况往往可以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率。然而现实却变了味:不少高校辅导员或耳提面命或软硬兼施,给未曾签署三方协议的学生施压,有些辅导员甚至主动帮助毕业生办理“假入职”。而辅导员也有苦衷,其压力往往来自于高校三方协议的签订率的硬性考察指标。层层传导的指标,让“假就业”成了毕业生们心照不宣的“常规操作”。

高校之所以千方百计伪造三方协议,是因为其关系到学校未来的资源配置与切身利益。一方面,就业率与学科专业“是否继续存在”息息相关。按照教育部规定,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需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另一方面,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对高校的招生宣传工作也有所助益。

当“山寨”三方协议成了高校的例行惯例,当社会各界谈到就业率数字都会心一笑时,一个虚高的数字也就失去了其现实意义,最终伤害的,只有“被就业”却“真失业”的毕业生。一位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透露,学校对外宣称“90%的就业率”,实际上今年只有20%的毕业生找到了工作。直面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消失的“失业者”背后,很可能是消失的社会关怀和不被看见的就业需要。

近年来,关于就业率虚高的质疑一直存在,一边是纸面上,普遍90%以上的就业率,另一边是现实中,因考研失败、找工作失利等各种原因未就业的庞大人群,这种现实与数据上的巨大割裂感,让“假就业”成了教育部严厉打击的对象。

教育部近年来连续打击“纸上就业”,要求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诱导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

教育部的四个“不准”掷地有声,不可谓不严厉,但现实情况却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监管之下,是高校“与时俱进”的作假手段,和日益壮大的灰色产业链。对此,相关部门的监管手段也应与时俱进,监管力度也应更加严厉。

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在现实环境下,就业形势面临一定的困难是可以理解的,就业率有所下跌也是正常现象。与其让高校与学生配合“演戏”,维持虚假的繁荣,不如回归现实,使其反映真实的就业形势。

只有具体就业数据精准可靠,高校才能据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使其真正与社会需求相匹配;只有整体就业率数字经得起推敲,相关部门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支持。总之,就业率数据的水分,该挤了。(正观评论员 杨晗)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