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近看了一段国内安全类测试栏目,TOP Safety的测试,栏目公布了一段比亚迪海豹通过双面侧柱碰撞测试的视频,通过这段视频展现了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对电动车安全性的意义,进一步验证整车安全。这是国内首次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双面侧柱碰试验,也是对比亚迪海豹安全性的极限挑战。那么,比亚迪海豹是如何通过这样的严苛测试的呢?CTB技术又有什么技术优势呢?宇虹为您详细介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双面侧柱碰试验,比亚迪海豹顺利通过

双面侧柱碰试验是一种模拟真实严苛场景的测试方法,用来测试新能源汽车叠加两次侧柱碰后整车的被动安全性以及电池安全性。该试验由国内汽车安全类测试栏目TOP Safety进行,选择了比亚迪海豹作为试验对象。

在本次试验中,使用同一台车,在一次标准侧柱碰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侧面柱碰。第一次碰撞试验,比亚迪海豹整车以32km/h的速度和75°的角度,撞击254mm钢性柱,随后同一台车进行叠加第二次碰撞试验,以副驾驶后排撞击点进行侧柱碰试验。

双面侧柱碰实验(第一次侧柱碰)

双面侧柱碰实验(第二次侧柱碰)

试验结果显示,比亚迪海豹整车结构最大变形量183mm,相比传统燃油车平均300mm左右的变形量,搭载CTB技术的海豹最大变形量减小了120mm左右。这意味着在发生侧面碰撞时,比亚迪海豹能够更好地保护乘员空间不被挤压。

比亚迪海豹试验数据结果

此外乘员保护方面,整车中三个乘员保护指标也全部达到满分。这些指标分别是头部、胸部和髋部的加速度值,反映了乘员在碰撞时受到的冲击力。从数据来看,比亚迪海豹在头部、胸部和髋部的加速度值都低于国际标准规定的极限值,说明乘员在发生侧面碰撞时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电池安全部分,测试显示两次碰撞后电池包仅在边框产生轻微变形,带电部分无损伤,电池包主体结构基本没有变形,电池包没有出现漏液、起火,整体结构稳定,并且在碰撞瞬间,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立即执行高压断电保护策略,高压系统电压在碰撞后的820毫秒内,迅速下降至安全电压区间内。

为了进一步测试电池包的安全性与稳定性,TOP Safety将参与了两次侧柱碰的电池包重新装入另一台新后,车辆可以正常启动、安全行驶,证明碰撞后的电池包功能性一切正常。

比亚迪海豹双面侧柱碰后电池上电成功

CTB技术,比亚迪的核心创新

那么,比亚迪海豹是如何做到在双面侧柱碰试验中表现出色的呢?答案就是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这是比亚迪自研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将地板(电芯上盖)-电芯-托盘三者与车身集成,形成高强度的“整车三明治”结构。动力电池系统既是能量体,也是车辆的结构件。

CTB电池车身一体化结构

该技术与2022年与海豹一同发布。比亚迪工程师以蜂窝铝材为设计灵感,将电池包上盖与传统结构的车身底板高度集成在一起,最终实现了电池车身一体化;通过电车车身一体化,能够提高电池内部空间利用率和体积比能量密度,并且提高车辆的扭转刚度;得益于此,比亚迪海豹的系统体积利用率可提升至66%,系统能量密度提升10%,车身扭转刚度突破40500Nm/°;

基于CTB技术的纯电动车专属安全车身结构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安全的保护,譬如在乘员舱底板刚度方面,海豹的CTB技术更提升了13倍。整车侧柱碰撞侵入量可以减少45%,堪称撞不断的电动车。今年1月,海豹还以88.6%的综合得分率,荣膺C-NCAP五星安全评价,位居“新版C-NCAP”测试车型榜前列。

比亚迪海豹,优秀产品力值得拥有

通过以上介绍,比亚迪自主研发的CTB技术不仅展现出了卓越的安全性能。也让比亚迪海豹在其他方面有了优势。

比亚迪海豚极富时尚动感的外观设计和舒适宽敞的内饰空间。是很多年轻极客的不二之选,安全性不断加强,再度让车主吃下定心丸。;CTB技术是比亚迪集成创新的最新实践,通过电池车身深度融合的创新架构,解决了电动车碰撞安全开发、底盘操稳开发、车身结构开发等电动车设计过程中的诸多难题,实现了电动车驾驶体验的全面提升,助推新能源汽车更好更快普及,是消费者高品质出行的不二之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