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8日讯 全国农业农村系统首个集大数据平台、乡村振兴可视化和重大动物疫情调度指挥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现代化、智能化大数据中心——青岛市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今天上午正式启动。
(资料图)
中心以农业大数据云计算为核心,集聚智能化、可视化等现代化技术,围绕“互联网+农业生产”、“互联网+农业经营”、“互联网+农业管理”、“互联网+农业服务”建设目标,结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现代通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全市“三农”工作“一图速览、一屏统管、一键直达”,聚焦服务、保障、决策、管理、调度、指挥等六大功能,推动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助力高水平建设农业强市借“数”腾飞、乘“云”启航。
“青农云脑”:看“数智”如何赋能乡村振兴
“你们现在在具体在什么位置?”“我们现在在浙江省的舟山海域”……在启动仪式现场,通过大数据平台,成功实现了与“国信一号”的及时连线。
这是“青农云脑”打造的数字化场景之一。但“云脑”的作用并不止于此,通过建立“青农云脑”,将分散的海量数据集聚“云”上,并基于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提供辅助决策,让我们看到了大脑的“智慧”。
“对于农业来说,这个领域的数据分散、标准欠统一,是行业长时间存在的问题。建立云脑,我们首先从大数据建设入手,对数据进行集中采集。”青岛市智慧乡村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云脑”最终实现了4572万条、660.23TB的数据总量。
数据是分析决策的前提。平台打造的“数字农经”板块通过抓牢承包地、宅基地、农村三资三个基础数据库资源,打造闭环式的数字经管,实现156.7万农户的数字化管理和服务,能够对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精准监管,实现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财产管理动态化、分析预警即时化。
如何分析并辅助决策?工作人员打开了“数字农业农村一张图”这个页面,通过前期与市自规局等部门实现相关数据共享,系统已基本实现了对涉农区市确权土地的户主、地址、承包证件等信息的掌握,“比如,如果我们要规划建设某个地区的高标准农田,通过‘一张图’即可明晰看到土地情况,辅助决策。”工作人员介绍。
“质量安全”板块实现了对全市5.9万多家监管主体和3910家种子农药饲料等投入品生产销售主体的实时监管,着力打造全域全面全过程的质量安全体系,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实时监管和预警分析。
“我们把中心形象地称为‘青农云脑’,因为它集成了多年来青岛探索数字技术赋能现代农业的要素和成果,真正的发挥出‘数字大脑’的功用。”江科介绍,“青农云脑”以三大平台构筑起青岛农业农村坚实的数字底座。
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是集聚数据资源的“智慧大脑”。作为山东省首个开展建设的农业农村综合性数据平台,依托青岛市“政务云”的基础设施和云计算能力,可以对全市涉农数据进行采集、治理、管理、分析、共享,数据总量达到660.23TB,数据资源341个。目前已经与“城市云脑”实现共享融合,累计共享数据2480余万条。聚焦服务、保障、决策、管理、调度、指挥等六大功能,先后打造了15个数字化应用场景。在终端应用上,提供了PC端、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三种方式,打通数字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乡村振兴可视化平台聚力答好历史、时代和未来“三张答卷”。重大动物疫情调度指挥平台实现对上连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和省农业农村厅、省畜牧兽医局,对下连接7个涉农区和52个区域性动物卫生监督站,构建起快速“响应通道”。
打造“窗口”,展示“现代化的农业农村”
“我们正在谋划将中心面向社会开放,让大家在此直观体验到,如今的农业已不再是传统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景象,而是现代化、数字化甚至智能化。”市农业农村局市场配置促进处负责人介绍。
青岛市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位于市南区燕儿岛路凯悦中心15楼,作为一个全新的展示平台,青岛市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的正式启动能够全方位展现青岛市乡村振兴新风貌,打破受众对农业农村的传统认知及刻板印象,让农业“潮”起来、让农村“靓”起来,充分展示青岛现代农业农村的独特魅力。
下一步,青岛市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将正式面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普通市民等定期开放,通过开展农业知识科普、中小学生互动研学等一系列活动,宣传推广青岛市乡村振兴良好风貌,在互动实践中不断提升乡村振兴发展实效,把青岛市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打造成青岛市“三农”工作的指挥调度中心、监管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品牌展示推介、数据共享中心和政企合作中心,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市和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做出新的贡献。
活动现场,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青岛市农业农村局、青岛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签订了三方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协同引领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视频致辞,农业农村部和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同志,市领导李红兵、宋明杰、崔作出席仪式。(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 通讯员 李雪童 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