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甲流来势汹汹,全国多地学校因学生患甲流停课。如何从症状上区分甲流、感冒和新冠?如何做好预防?
什么是甲流?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人流感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每年呈季节性流行。此轮流感就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中甲型H1N1亚型占64%、甲型H3N2亚型占35%,乙型流感占1%。
(相关资料图)
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病毒可通过飞沫、唾液、分泌物等方式传播给健康的人群。
间接接触传播:病毒还可通过被污染的衣物、餐具、洗漱用品等物品,经消化道或结膜途径引起感染。
气溶胶传播: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高危人群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流感引发严重疾病、并发症和死亡的高危人群为:
1、孕妇
2、5 岁以下(59 个月以下)儿童
3、65 岁以上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如慢性心脏病、肺病、肾病、代谢病、神经发育病、肝病、血液病)
主要症状
潜伏期一般1-7天,多为2-4天。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为主,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甲流也测“核酸”
甲流可通过专业的试纸检测出是否感染。核酸是病毒体内所存在的一种遗传物质,不同种类病毒体内的核酸是不一样的,比如新冠病毒内有新冠病毒的核酸,甲流病毒有甲流病毒的核酸,需用甲流病毒的试剂。
甲流、感冒、新冠如何区别?
通常说的感冒,是指“普通感冒”,主要由致病力较弱的腺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引起,传染性低,常常表现为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一般不发烧或发低烧,通常几天时间即可自愈。
甲流与普通感冒相比,传染性强,症状也更严重,感染流感病毒后,通常上呼吸道症状较轻,而高热、头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较重,且发病后可出现肺炎、心肌炎、中耳炎等并发症。
甲流与新冠相比,在上呼吸道方面的症状相似。甲流的典型症状是发烧与全身肌肉酸痛,而感染新冠病毒的轻症与无症状患者一般不会出现这些情况。此外,新冠还可带来味觉、嗅觉的异常,部分新冠病毒患者会出现呕吐、腹泻与结膜炎的症状,这些症状在甲流感染中相对少见。另外,甲流与新冠叠加的概率较低,即使出现,非高危人群出现危重症的情况也并不多见。
甲流来袭,如何预防?
均衡饮食
流感高发季节,在保证食物多样、饮食均衡的前提下,适量补充营养素,可以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尤其要注重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摄入。
蛋白质
蛋白质是形成抗体的物质基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应每天摄入65g~75g的蛋白质,最好有三分之一来自动物蛋白质,三分之二来源于植物蛋白质。若日常饮食摄入不足,可选择蛋白质补充剂来补充人体所需。在蛋白粉的选择上,建议挑选富含优质植物蛋白、不含乳糖、不含胆固醇的营养补充剂。
维生素C
维生素C可促进抗体形成,抗氧化作用还能减少外界因素干扰人体细胞平衡。人体并不能合成维生素C,每日需要食用500g蔬菜和200g水果才算“达标”。若日常饮食摄入不足,建议选择天然萃取的维生素C,而非人工合成的维C。来源于针叶樱桃和柑橘提取物的天然维生素C,提供多种活性成分,让维C更易吸收,在人体中抗氧化时间长,无负担,更加安全与健康。
打疫苗
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种:三价灭活流感疫苗(注射型)、 四价灭活流感疫苗(注射型)、 三价减毒活疫苗(鼻喷型),这3种疫苗都能有效预防主要流感毒株,比如目前流行的甲型病毒。
戴口罩
少去人群聚集场所,必须前往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规范佩戴口罩。
常通风
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通风不少于30分钟,可以有效减少室内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的含量。闭窗时,可在室内放置单次滤净率高达99.99%的空气净化器,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勤洗手
勤洗手,必须用流动水冲洗,同时选择长效杀菌且配方温和不伤手的洗手液,或酒精含量超过60%的消毒凝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