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营开放日 零距离了解110
2022年南宁市非警务警情约56万起,占比超半数请正确使用110 把警力资源留给需要的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月10日,民警、辅警家属代表参观南宁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记者 宋延康 摄
110,这或许是广大市民群众最熟悉的号码之一。三个简单的数字,组成了一串安全密码,它是漫长岁月里维系警民之情的爱心桥,更是危难之际守护人民安全的生命线。1月10日,南宁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举行110警营开放日活动,本报记者与民警、辅警家属代表一同来到情报指挥中心,了解这串数字背后的意义。
开放日感受110工作日常 接警员很忙,母子相见无暇交流
走进情报指挥中心大厅,现代化信息大屏实时显示着全市警情动态,大厅各工作岛台上的民警、辅警各司其职,紧张有序地工作着。各警种、各部门收集的信息在这里汇集和研判,处警指令从这里快速下达到一线处置,全面协调、高效联动着全市公安接处警工作的高效运转。
由于工作性质,接警员们对家人常常无暇顾及,特别是逢年过节,更需要坚守岗位。申小萍是110接警辅警秦源的母亲,这是她第一次来到儿子的工作单位。“每一个普通市民,遇到危险情况最先想到的求助号码肯定是110。”虽然母子俩并未有过多交流,但亲眼看到儿子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时专注的模样,申小萍倍感自豪。
或许在外人看来,110接警员的工作应该挺轻松。其实不然。家属代表王爽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她的妹妹王聪则是一名入行两年的110接警员。在王爽的印象中,妹妹从未与家人提及工作中的苦与累。直到最近,王聪参加了公安系统演讲比赛,王爽无意中听到她在家里练习演讲稿,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让王爽既感动又心疼。
“作为110接警员的家属,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工作。”王爽说,自己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常常告诉孩子们要尊重人民警察,今后也会多普及正确的求助方式。
非警务类警情占比超半数牢记“12345”与“110”正确求助方式
“有困难找110”,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带给老百姓们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安全感。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群众的法治意识逐渐增强,对处理各类问题的诉求显著增多,南宁市110报警数量逐年增长。然而,大量的非警务类警情占用了宝贵的警务资源。
一组数据显示,2022年,南宁市110报警服务台共计接报非警务警情约56万起,占总警情的55.88%,严重影响了急需帮助的紧急警情处置效率。南宁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副主任黄礼介绍说,由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所限,非紧急的民生类警情,如消费纠纷、服务投诉等,不仅群众的诉求无法彻底解决,也难以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
据了解,2022年以来,南宁市公安局作为全区试点,率先实现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应急联动中心系统联动,通过“一键转接”“三方通话共商”“工单流转”及“话务引导”等四种渠道流转非警务类警情,构建多元共治的非警务警情分流处置新格局。
黄礼表示,“110”与“12345”两大平台互联互通后,实现从“找谁说”到“谁来管”的精准定位,群众诉求有专业人管了,警务处置更高效了,社会治理更完善了。黄礼也希望市民群众遇到危险或难题时,牢记“12345服务找政府公安110为民保安宁”的正确求助方法,把警力资源留给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记者 陈蕾)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卢超
(作者:陈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