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思宁 通讯员 李佩霞)12月9日,记者从广西消委会获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教育培训让求职者喜忧参半。一方面,帮助求职者跳出地域局限,拥有更多的培训选择;另一方面,也让求职遭遇名师无资质、课程不对版、退款被拖延等诸多烦心事。
(资料图片)
“零元培训”藏猫腻。培训机构以零元学为噱头,诱导求职者办理“培训贷”,宣称如果考试没有通过,退回培训费,相当于无成本参加了培训。实际上,求职者与金融机构建立的是贷款合同关系,与培训机构建立的是培训服务关系,两种法律关系相互独立。求职者如果没有通过考试申请退还培训费,也需按合同支付贷款本息。逾期还款,将面临征信不良的影响。
包装“名师”来充场。一些培训机构为招徕客户,广告中宣称授课教师任教名校、获奖累累、有多年培训经验等耀眼光环,但这些“名师”“专家”却没有相关认证材料。消费者听课后对讲课质量不认可,也难以要求培训机构兑现宣传时的承诺。
“霸王条款”频现身。线上培训服务合同是格式合同,培训机构利用制定合同的优势地位,将“不退课程”“因消费者个人原因未在约定时间上完课程的不予退款”“发生争议的,同意在培训机构所在地仲裁机构提起仲裁”等写入合同,限制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财产安全权等多项权利。
“拖延退款”难解决。未达到开班人数,培训机构拖延退还消费者预交学费,或在协商中提出不合理退款条件;消费者没有通过考试申请退还培训费,培训机构却不按合同约定时间、渠道、方式退还,一拖再拖,甚至拒绝与消费者继续沟通。
为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广西消委会发布2022年第11号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做到“六个要”,远离消费陷阱。
一要客观看待考前培训。考前培训确实能为求职者提供归纳知识要点、了解时事新闻、提升面试技巧等帮助,但这类培训不能包治百病,能否从激烈的入职考试中脱颖而出,比拼的还是个人的知识储备、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实力。否则即使通过培训对题型、答题模式门清,也会因为内容空洞、徒有其形而让答题效果落入下乘。
二要综合考量培训机构。办理营业执照是从事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要求,消费者应选择证照齐全、口碑良好、师资雄厚的培训机构,警惕开办时间较短的新办机构圈钱跑路。可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实教育培训机构的证照资质情况、开办年限、登记地址及相关公示信息;通过培训机构官方网站了解企业口碑和评价,看清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
三要认真审阅合同条款。合同是确定交易双方权益义务的重要载体,消费者要仔细审阅合同条款。对培训内容、课时、上课方式、师资要求、培训费用、退款条件等重要内容进行明确约定;对机构承诺的优惠条件,应以补充条款的形式写进合同;若发现机构利用优势地位,在合同中设定限制消费者权益或免除、减轻经营者责任的“霸王条款”条款的,可拒绝签订合同。
四要切勿轻信宣传效果。不要轻易相信培训机构“保通过”“名师一对一”“限时优惠”“赠送课时”等广告宣传,理性看待培“小班私教通过率高”的实际效果,量力而行,避免一次性缴纳高额费用。
五要谨慎选择培训贷款。这类贷款多为培训机构与贷款机构合作,为培训者提供借贷或分期还款的贷款服务,以缓解需求者的资金压力。一些培训机构为逐利,会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甚至怂恿其向第四方贷款偿还第三方的贷款,对贷款利率、还款压力、征信风险等重要信息却不予提示,盲目贷款容易陷入被动境地。
六要留存证据积极维权。消费应培养主动维权意识,自觉保留合同文本、缴款票据、与商家聊天记录等交易证明。一旦发生消费纠纷,首先应主动与商家协商,意见无法达成一致的,可申请相关部门调解、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发现培训机构存在违规经营行为的,及时向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或相应监管部门举报。
(作者:黄思宁 李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