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信息报讯 云上融媒记者张艳萍为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产业强省三年行动,加快推进开发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充分发挥开发区产业集聚、增长引擎、创新平台、开放高地的作用,2023年1月12日,云南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云南省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2023—2025年)》。为充分宣传解读好政策文件,1月19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云南省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
做实做大做强园区经济
据介绍,《三年行动》是云南省委、省政府落实产业强省战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具体举措,是解决开发区突出矛盾问题、推动开发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改革创新。《三年行动》的出台,将引导开发区创新体制机制,做强做大主导产业,引进培育市场主体,改善软硬件环境,全面提升承载力、吸引力、竞争力,做实做大做强园区经济,把园区经济增长“发动机”作用真正发挥出来,推动全省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实施云南“3815”战略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资料图】
提出7个有针对性的行动任务
针对全省开发区党的建设有待加强、体制机制不够顺畅、主导产业还不突出、软硬件环境不够优化等问题,《三年行动》提出“到2025年,开发区运营管理体制机制全面优化、公共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全省开发区营业收入较2021年翻一番、超千亿元开发区数量较2021年倍增、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的目标,制定了党建质量提升、体制机制创新、主导产业提升、软硬件设施提升、创新能力提升、开放水平提升和要素保障提升等7个有针对性的行动任务,明确了任务目标和责任部门。
其中,主导产业提升行动将选准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招大引强,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建立合作招商、飞地招商机制。首批选择安宁、昭阳、沾益、禄丰、泸西、砚山、祥云等地7个基础条件和发展潜力较好的省级开发区制定“一园一策”支持政策,推动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全力打造千亿级省级园区。开放水平提升行动将充分发挥国家级经开区、边(跨)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开放平台作用。放宽外商设立投资性公司条件,积极吸引利用外资。
明确97个具体任务事项
同时,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鼓励干事创业、强化监督管理和强化督导落实5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实行全省开发区“一季一通报、半年一评估、全年一考核”制度,加强日常督导,力求形成工作闭环,确保重大政策、重大任务、重大项目落实落细。
为确保《三年行动》落地见效,对7个行动任务分年度进行工作任务分解,形成《云南省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2023年度重点任务清单》,明确97个具体任务事项及其责任单位、完成时限。
同时,配套制定了《云南省开发区主导产业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和《云南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评价办法》(以下简称《评价办法》)。《指引》对具备较好工业基础、较好发展条件的百亿级开发区分别确定主导产业方向,避免恶性竞争、产业分散。各开发区主导产业以产业强省“1+7+5”系列文件为基础,国家级开发区确定2-3个主导产业,省级开发区原则上确定1个主导产业,避免同质化竞争。《评价办法》针对不同类型开发区功能定位,分别设置省级高新区、经开区、产业园区和边(跨)境经济合作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评价结果作为开发区资金奖励、晋级淘汰、机构设置、干部选拔任用等的重要依据,引导激励全省开发区聚焦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投入产出效益和竞争力。
关注——
四方面提升开发区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三年行动》中,云南省科技厅高度重视开发区的创新能力建设,重点从重大科技项目、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培育科技型骨干企业等四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提升开发区的自主创新能力。
其中,云南省科技厅与高新区所在州(市)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共同出资设立科技创新联合资金,灵活采用“揭榜制”“军令状制”等方式吸引高水平科研团队解决开发区产业发展核心技术难题,支持高新区提升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此外,加快培育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离岸孵化器、飞地科研成果育成平台和科研飞地,推动科技成果、科技型企业研发环节在外地、成果产业在云南,对开发区内建设科研飞地的单位按照实际投入的30%给予研发经费补助,最高500万元。启动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发展企业创新积分贷。支持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各类创新平台在开发区设立市场化运行的分支机构。
围绕“三个着力”精准发力
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引领,昆明、曲靖、嵩明杨林、蒙自、大理、昭阳、宣威、祥云、水富、腾冲10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带动,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1个跨境经济合作区为重点,昆明、红河2个综合保税区,瑞丽、畹町、河口、临沧、麻栗坡、孟连6个边境经济合作区以及姐告边境贸易区为支撑的全方位、立体化开放平台体系。
云南省商务厅将落实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围绕着力提升开放型园区外贸发展水平、着力打造开放型园区吸引外资主阵地、着力推动开放型园区开放合作联动发展“三个着力”精准发力。
据介绍,2022年,我省国家级经开区、边(跨)合区和综保区预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1965亿元,约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近60%以上,为开发区提升开放水平奠定良好基础。云南省商务厅将通过加强业务培训、政策辅导,培育一批重点外贸企业,壮大市场主体,推动园区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物流链。
此外,将提升外商投资促进服务水平,充分利用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西部投资贸易洽谈会等重大展会投资促进功能,支持开发区围绕重点产业链举办招商对接等投资促进活动,提升招商引资效能。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为契机,加快推进大通道大物流建设,加快发展国际贸易新模式,加快推进跨境产业合作,以大通道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贸易、大贸易带动大产业、大产业促进大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发挥经开区、高新区、边(跨)合区、综合保税区、重点产业园区等开放型园区政策优势,尽快推动出台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经开区、昆明综保区、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四区”联动实施方案,率先实现园区“产业规划布局协同、产业链招商引资协同、产业链要素配置协同、承接产业转移协同、发展成果分享协同”五协同,为推动全省开发区联动发展先行先试。
全面提升全省产业园区综合承载能力
2022年,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全力支持全省开发区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重塑烟草、有色金属产业新优势,推动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中国绿色铝谷”“光伏之都”正在云南加速崛起,新能源电池、信创等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在全省89个开发区中,截至2022年底,百亿园区达到42个,千亿园区达到5个,其中昆明高新区、经开区突破2000亿元;截至2022年年底,累计建成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9个、省级基地33个。
在进一步完善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全省产业园区综合承载能力等方面实施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区三年行动,完成了2022年第一批云南省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区(9家)的公示;实施绿美园区三年行动,组织了约2000余人参加培训,计划在2023年一季度完成7家绿美园区创建认定工作;组织全省园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进行专题培训辅导,累计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49.8亿元,这些债券支持了产业园区基础设施3批97个项目建设,较去年143.8亿元实现翻番;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2022年,下达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园区项目共5个(其中,涉及绿色低碳集群项目2个,配套重大项目园区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3个)。
光伏制造全产业链产值实现翻番
据介绍,近年来,我省充分发挥绿色能源优势,深入推进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组织实施光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引导光伏产业向重点园区集聚,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打造光伏产业集群成效明显。目前,基本形成“多晶硅—单晶硅棒—单晶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制造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积厚成势,2022年,光伏制造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100亿元、实现翻番。
从重点园区发展情况看,曲靖经开区联动曲靖高新区瞄准全产业链加快发展,保山产业园区重点发展多晶硅、单晶硅棒等中上游环节,华坪产业园区重点发展单晶硅棒,禄丰产业园区、楚雄高新区重点发展单晶硅、电池片等环节。
下一步,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将把开发区主导产业提升行动与光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有机结合起来,指导各重点光伏产业园区继续聚焦主导产业招大引强,持续巩固提升主导环节优势,强力推动延链补链强链,将曲靖打造成为光伏产业核心区,推动保山、楚雄、丽江、昭通等重点地区实现错位发展,带动大理、德宏、昆明、红河等具备发展潜力及配套能力的地区协同发展,着力打造光伏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推动云南光伏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努力打造中国光伏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