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市场观潮】

原标题:“研学游”需要更好融合“研”与“游”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赵昂

在刚刚过去的“六一”,各地形式多样的“研学游”项目成为旅游业投资者和从业者关注的焦点,正因如此,不少投资者也看好一个月后的暑期“研学游”市场。我国现有中小学在校生近两亿人,规模庞大,加之旅游业的复苏,使得投资者一直对“研学游”市场看好。相关数据也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共有5590余家“研习营”“夏令营”的相关企业。

客观来说,由于诸多原因,部分“研学游”项目存在质量不高的情况,有的只研不游,变成了变相的异地辅导。更多的则是多游少研,家长们耗费了远高于正常旅游价格的团费,“研学游”却成了儿童旅行团,并未达到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效果。

更为关键的是,在相当一部分“研学游”项目里,主导方往往并非旅游类企业,而是培训类企业,前者往往只是后者购买的“第三方服务”。一些培训类企业甚至将“研学游”作为自身项目的进一步延伸,在这一过程中,且不论“研”与“游”能否平衡,并融合发挥出“1+1大于2”的效果,单说其安全因素就不容忽视,从交通安全、人身安全到饮食安全不一而足。

毕竟,“研学游”团队是以未成年人为主体组成的,而在这一方面,现阶段仍然缺乏更详细的监管和督导措施,相关企业的安全保障能力和应急能力也是有限的。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天眼查数据就显示,这5590余家“研习营”“夏令营”相关企业中,存在经营异常案件者占比6.24%。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其道德品质、知识能力、身心素质等各方面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事实上,能够在保障青少年快乐安全健康的同时,做到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高质量“研学游”,对于培养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大有助益的。高质量的“研学游”,要将“研”与“游”有效融合,让参与者在旅游的快乐中有所得、有所为、有所思、有所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将知识用于实践之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研学游”到底该组织哪些项目,如何完成这些项目,这些项目究竟能让孩子获得什么,并且其中安全问题如何解决,其复杂程度远远高于一般旅行团,并且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段青少年身心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研学游”将成为热门的旅游项目,其中既包括学校、机构组织的成团旅游,也会包括家庭旅游。一些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地方,也不妨将当地教育、文化、体育和旅游资源有效整合,打造高质量“研学游”项目和相应实践基地,在提升当地旅游竞争力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