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打造全区首个建筑行业动态监管大数据中心
实时监测在建工程 发现问题及时预警
(资料图片)
如何确保建筑业施工安全及建筑品质?如何有效治理工程全过程中存在的流于形式或经常失准的乱象?近日,南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立了南宁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风险控制平台,旨在大力推动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该平台是全区首个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风险控制平台,也是全区首个建筑行业动态监管大数据中心。目前已在线监控南宁全市2099个在建工程。
现状 传统监管模式存在明显不适应短板
为何要推出该平台?南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建筑业存在产品性价比低、劳动生产率低问题。数据显示,广西很多企业人均产值不足25万元,全国建筑业劳动生产率2022年是49万元/年人,发达地区达到60万元/年人。此外,还存在中间交易成本高的“两低一高”问题,是企业利润下滑、问题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和产品风险管控体系以及政府监管模式已存在明显不适应短板。政府和企业对基于“人机料法环测”生产要素的工程风险管控(包括质量安全、财务法务的尽职调查)投入太少且不专业,也缺乏相应的数据采集和比对分析来实现优选队伍、优选建材。“工程招投标更多依据的是企业既往的业绩和奖项,并不科学。”相关负责人指出,打造南宁建筑产业服务体系(包括线下的建筑服务贸易园区和线上的建筑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有效治理工程招标、货物采购、工程计量(数量)、工程验收(质量)和工程结算(造价)流于形式或经常失准的乱象,把不确定性转为确定性。
创新 企业迅速找人找项目避免“盲盒游戏”
南宁市正在逐步建立建筑业“人机料法环测”生产要素数据库和建筑业数据联盟,让企业可以迅速找人、找机械、找项目等,免除中间环节。只要优选在库(恢复交接检验,按照性价比高、不合格率低作为优选标准)的生产要素原料都是好的,工程产品都不会太差,不可能出现当前建筑业“盲盒游戏”(同一个公司的工程性能、价格和不合格品率因人因地而异,不确定性太大)的被动局面。
截至今年2月底,产业工人数据库已入库333220人,机械库入库6类共计4025台机械,材料数据库已入库预拌混凝土、预拌沥青混凝土等品类,工法数据库已入库规范性文件、工程规范标准、标准化图集、可视化教育视频37份,检测报告已入库838043份。目前,数据联盟已吸纳54家企业入盟。
据悉,该平台由中心展示系统、数据分析系统和风险评价系统组成,目前已在线监控南宁全市2099个在建工程。
优势 全过程监测精准管控重点找“不合格”
该平台有哪些优势亮点?记者了解到,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风险控制平台收集了政府、企业和第三方等不同视角的各类质量安全信息以及既往问题事故的案例反演分析,构建多维度影响因子(包括人机料法环测生产要素评价、监督机构和第三方抽查抽测数据、数据联盟不合格品率中位值、执法检查记录、市民投诉和企业信用等)耦合的风控分析模型,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实时监测、比对、排查所有在建项目的标准执行情况,分类实施精准管控,预警提醒不合格率高于中位值的在建项目启动通病治理措施,及时修复,减少工程的系统性风险和不确定性。
“我们产品的重点是找不合格品。”相关负责人介绍称。在使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风险控制平台(公益普惠性质)对全市所有在建项目开展常规化预警提醒的基础上,骨干企业还可以和市勘测院进一步合作,研发企业风险管控(包括工程风险和经营风险)微信小程序和“监理日志”小程序,收集各类工程的交接检验、过程结算审计的数据,为企业加强内控化解风险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
目前,风控平台已陆续向高风险项目发送风险隐患预警告知书。从已发送的风险告知书可知,这些项目的共性风险隐患是存在未闭合的建材不合格报告及未能按期闭合第三方巡检问题。
(来源:南宁云—南宁晚报 记者 凌剑伊 通讯员 陈逸坤)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汤洁葵
(作者:凌剑伊 陈逸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