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浸水隐患、设备运转是否有异常……在地下10米的狭长廊内通道里,“哒哒哒”的脚步声在回荡,中建交通西南投资公司管廊项目工作人员李江、刘德志认真观察着周围,不时蹲下检查风机、水泵、电话等管廊内各种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春节假期,管廊运维员们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资料图)
管廊项目工作人员检查内部设施。(中建交通西南投资公司供图)
1月26日,大年初五一大早,在大多数人还在悠闲地享受假期的时候,李江和同事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在蓉茉大道北延长线综合管廊监控中心,沿着狭长的楼梯往地下走,通过一扇大门后,眼前豁然开朗:密密麻麻的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各类管线整齐有序排列,一直延伸到远处。
这是南宁市地下综合管廊的“骨架”与“血脉”。“我们将原先架设在马路上的线网及铺设在地面下的管网都统一收纳汇集起来,廊内设置有‘综合舱’‘电力舱’‘燃气舱’‘污水舱’等,如同各类管线的‘集体宿舍’。”李江告诉记者,当天的管廊巡检工作要花近2个小时,行程3.6公里。
巡检中,李江走在队伍的最前头,这是他的习惯,既为了保护其他同事,也可以最先观察到管廊内的每一处设施、每一个角落。“任何一个细微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我们要确保查一米、保一米。”李江说。
在管廊里,工作人员都有分工,发现问题立即检修。巡检结束后,李江和同事还会对当日在运维过程中发现的情况和问题进行汇总,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聚焦突出问题和短板,以保障设施安全运行。
管廊内集中了燃气、电力、通信、给排水等各种管线,燃气可能泄漏、电线也可能出问题,危险时常伴随运维人员左右,不能大意。“直到现在,我们负责的管廊没有出现任何事故。”刘德志介绍,除了进入管廊检修,运维人员还借助智慧平台,运用大数据、AI技术迅速捕捉廊内异常情况,精准定位故障地点,及时分析解决措施,有效提升检测的准确性。
刘德志告诉记者,依托系统性运营维护管理,目前中建交通西南投资公司已与全市20家管线单位签署入廊协议。如今这一条条埋藏于地下的城市“生命线”,正发挥着连接发展、服务民生、托举幸福的作用,为首府精细治理持续赋能。
(记者 杨盛 通讯员 谭羽翔)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黄登
值班编审:卢超
(作者:杨盛 谭羽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