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末的乌镇,属于“互联网”时间。
桨声灯影中,一座座有形的桥,勾连南北,满足了人们身随心至的向往;字节跳动中,一座座无形的桥,跨越古今,充实着人们关于未来的美好想象。
在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浙江集中展示了智能制造、数字贸易、数字三农等领域前沿技术和应用成果,让互联网之光“穿越”鸿沟,照亮共富愿景。
“智能制造”改写浙江生产函数
数字经济的魅力,在于激发传统产业发展后劲,拓展发展空间和维度。
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浙江以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为重点,从机器换人、智能化改造、企业上云到工业互联网梯度推进、层层深化,探索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产业数字化转型之路。
浙江省副省长卢山表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已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转型升级的主动能和创业创新的主阵地。
通过人机对话、实现远程控制转速及数据上云……在“互联网之光”博览会数字化改革企业应用专区,一台智能缝纫机吸引了不少目光。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顾海洋介绍,一直以来,服装行业产业链庞杂,订单交付周期长,往往是夏季做冬装、冬季做夏装。如今个性化、快时尚需求旺盛,倒逼服装制造形成了“高弹性、快反应”的新生产模式。
其表示,该智能缝纫机利用物联网和互联网,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实现订单管理、智能排产,“企业不仅能实时掌握生产进度,也能清晰地知晓何时能交货,生产效率也可提高35%-50%,缝纫机已销往东南亚等地区。”
互联网之风劲吹下,浙江加快推进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架构的数字经济系统建设,引领新智造。
在数字经济产业合作大会上,30个“行业产业大脑”签订任务书,33个“未来工厂”建设试点项目和40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在会上签约。这些产业大脑均与浙江当地产业紧密结合,比如杭州打造数字安防产业大脑以及生物医药产业大脑,乐清智能电气产业大脑,新昌轴承产业大脑等。
宁波中科极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吴芝琳告诉记者,当前中小家电企业对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而智能家电产业大脑可以聚焦用户画像、聚芯强链、产能共享、供应链协同等五大应用场景,成为浙江家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数字三农”架起共富之“桥”
浙江数字之光,不仅遍布企业车间,也深入田间地头。此次大会期间,浙江展示了以人工智能等技术“加持”农业领域典型应用场景。
茭白自动分级分拣装备、食用菌自动采摘机器人、生猪疫苗机器人、低成本生猪身份识别系统……在国农机器人产业创新研究院桐乡分院展位内,一大批由桐乡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研发的智能农业设备亮相。
据国农机器人产业创新研究院董事长柴秀娟介绍,食用菌自动采摘机器人可自动识别蘑菇大小和位置,2秒即可采摘,24小时实时监测,不久后将实现投产。
其表示,对浙江“数字三农”发展充满信心,“一方面,浙江数字经济基础好,对农业也高度重视。另一方面,浙江农民对于智能设备接受度高,这是我们选择落地浙江的重要原因。”
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主战场在“三农”。“数字三农”道路上离不开技术的更迭,更呼唤专业的人才。
在此次大会现场,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阿里将派驻“乡村振兴技术官”到田间地头去,通过送技术下乡,希望为县域提供技术保障、培训与支持,为乡村提供更有力的技术人才支撑。
“因数而变”打开发展新空间
从提出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到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到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浙江数字经济蓬勃生长,2020年数字经济总量达30218亿元。
与此同时,广大市场主体在参与数字化改革中受益,一批传统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一批互联网平台公司更加规范健康发展,一批数字技术公司应运而生、快速成长,打开发展新空间。
聚焦文玩艺术品电商领域的杭州微拍堂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此次发布了多项数字经济成果。其通过简单易用的线上竞拍模式,让文玩交易逐步走向大众。
微拍堂首席合规官兼总法律顾问赵治表示,将在确保用户数据安全的大前提下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抓住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在推进文化融合中助力共同富裕。
将目光由社交电商转向跨境电商,浙江服务贸易整体加快向“数字+”转型的步伐。
过去,由于跨境距离、币种、语言、时效等限制,跨境电商企业一直面临物流、支付、本地化服务、资金周转等诸多痛点。
此次展会上,扎根浙江创新发展的连连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点展示了旗下全球化支付及服务、银行卡清算等业务板块,诠释数字科技、数字服务带来的产业变革。
企业负责人表示,未来,该企业致力于不断将数字支付从服务中国企业,向服务全球跨境电商经营者扩展,为全球贸易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同时不断将中国的先进支付经验推广至全球。
透过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共同富裕等涌动的“浙江元素”,不难看出,每年这场如约而至的大会,已成为一扇窗口,触摸美好,透见未来。(记者 奚金燕 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