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5年之后,江向阳还一直记得,刚到博时基金时,一位集团领导说的话:“要说准确的话,做正确的事。”
江向阳对此的理解是,说准确的话,是要有责任有担当,要对团队负责,对企业负责;做正确的事,则要洞察事物背后更深层次的根源,要识得了风险、把握得住规律、找得到盲点、形得成突破点、抓得住重点。
2015年7月,江向阳正式出任博时基金总经理。当时,博时基金正处于发展的低潮期,公募管理规模行业排名滑落至第16名,公司人心浮动,离职率一度攀升。
新管理班子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力,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博时率先抓住了银行理财资金大举流入债市的风口,一举扭转颓势。2015年底博时基金公募规模行业排名提升到12名,半年提升4名。
赢得良好开局之后,博时将工作重点放在全方位提升公司质量上,资产管理规模也随之快速增长,核心公募规模行业排名不断上升。2016年,博时基金排名第八,2017年重回前五,2018年重回前三,之后一直稳居前三。
在江向阳任职总经理五年期间,博时基金管理规模从3027亿元增至1.2万亿元以上,加总博时资本、博时国际子公司的综合资产管理规模将近1.4万亿。服务的客户总数超过1.1亿人,累计分红逾1200亿元。博时基金终于突破瓶颈,重现辉煌。
江向阳出色的工作业绩也得到了股东的认可,2020年4月15日升任博时基金董事长。
日前,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江向阳,他坦率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讲述了博时基金过去五年的发展历程和未来愿景。他表示,博时基金各产品线、业务条线都要对标行业最佳,目标是成为具有领先地位的全能型资管机构,在品质上受客户和员工信赖。他同时认为,未来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空间巨大,公募基金行业大有可为,关键是要切实为投资者创造价值,提升客户体验,增加客户获得感。
临危受命
居危思危奋起拼搏
中国基金报记者:2015年年中,你在博时最低迷的时候出任总经理,之后博时快速触底回升,是怎么做到的?
江向阳:最根本原因有两点:一是招商局集团决心很大,管理班子锐意求新。我和张光华董事长先后来到公司,都是由招商局集团党委直接委派的;公司管理层也团结一心,自上而下在公司带出了一种居危思危、奋起拼搏的精气神,努力避免员工因为公司遇到困难、叠加人事变动,就陷入互相观望、懒散、狭隘的、没有未来的公司文化。二是博时人心思变,这是非常关键的因素。虽然博时一度下滑到16名,但博时员工的血液里始终流着向上的基因,每个人都有一颗不甘落后的心,这是最强大的民意基础。如果说我个人做了什么贡献,可能是在那个时点上,对金融市场格局变化和行业规律的认知把控上,我的判断和行动还算比较准确和坚决。
中国基金报记者:当时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
江向阳:我来的时候,一位集团领导对我说过一句话:“要说准确的话,做正确的事。”我觉得特别有道理。说准确的话,本质是要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要对团队负责,对企业负责;做正确的事,则要求我们要洞察事物背后更深层次的根源,要识别得了风险、把握得住规律、找得到盲点、、抓得住重点、形得成突破点。
要做到准确很不容易,你以为的准确不代表真的准确,准确更不代表正确。人会本能地认为自己都是对的,别人都不太对,这是人性。管理公司就是管理人性,必须形成一种开放、包容、相互尊重的文化,让每个人都要学会担当。
当时对逆转博时下滑的趋势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但我们还是很有信心。我们结合博时基金的情况和市场的竞争形势做了一些深度的调研,最后从董事会层面到经营层面,都觉得市场大有可为。
中国基金报记者:公司领导换人通常会引发频繁的人事变动,为什么你来了以后博时基金的离职率反而降低?
江向阳:我的一个核心思想是,任何员工都有他的价值,只要领导善用就能把他用好,这也是领导配置资源的能力。如果员工能力实在跟工作不匹配,可以换个岗位,也许就干好了。可能极少部分员工的工作状态有问题、工作作风有问题,那就先教育,什么办法都行不通最后才考虑淘汰,但这种情况非常少。绝大多数员工都是可以胜任工作的,有时候可能有一些情绪,这都难免。所以中层干部非常关键,不仅要会抓业务,还要会带队伍,要成为团队的灵魂,这是领导力的问题。
我和光华董事长的工作思路都是比较务实的,提倡以人为本,以激发员工斗志和荣誉感为主要管理手段,要激发员工提高自己、展现自己的欲望,比定个KPI、搞个制度看着他要强。我们作为公司领导,也要求自己身先士卒,起到榜样的作用。领导不能建立信心,就不会有信赖;没有信赖,就谈不上信念;没有信念,公司就没有方向,员工自然士气不高。要抓住几个关键的发展窗口,带领团队形成共识,创造胜利,形成正反馈。大家觉得靠谱、能干成事,工资涨了、奖金多了,行业形象提升了,就会更加有干劲、形成正能量。
从3027亿到超过12000亿
打赢四大战略重现辉煌
中国基金报记者:你出任博时基金总经理五年来,公司管理资产规模从3027亿发展到超过12000亿,你们是怎么做到的?请讲讲博时基金的发展历程和重大决策。
江向阳:博时最近五年的变化确实比较大,但规模和排名只是一个指标,不能说明一切。我认为最可圈可点的,也是最令我最高兴和欣慰的,还是博时整个公司品质的提升。
从2015年下半年到2017年,我们主要的着力点是稳住局面,做大规模,应该说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因为之前博时出现一定程度下滑,需要打一个翻身仗,提振士气。从2017年开始,我们将着力点主要放在提升质量上,2019年提出要实现质量、效益、规模均衡发展,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规模适度。
我们发展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风格鲜明化、产品体系化为主要抓手,全面提高产品竞争力。一家公司如果没有一套适销对路的产品体系,市场竞争力是要打折扣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即使公司有非常好的投资研究能力,如果产品跟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匹配,也未必能够适应市场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基于对客户需求的精准把握,设计出不同风险偏好、不同交易特点的产品系列,打造丰富的产品线,满足投资人的多种需求。
五年来,博时基金对投研体系进行了深度改革,“投研一体”和“投研四互(互联、互通、互信、互促)”是改革的两个关键词。我们重塑了投资文化,重建了投资信心,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支生机勃勃的队伍,以及有鲜明风格特征的基金经理和研究员的梯队培养机制。
中国基金报记者:请讲讲博时基金过去五年几次比较重要的突破。
江向阳:博时发展有几个关键点:第一是输出债券主动管理能力,为中小银行提供债券主动管理服务。博时在债券方面的主动管理能力一直很强,合作伙伴对博时的信用研究能力、市场策略分析能力以及大类资产配置能力都相当认可,形成了一种非常好的服务关系。这对提高我们债券方面的市场占有率起到了很大作用,博时公募债券基金总规模超过2500亿,排在行业第一位。(数据来源:博时基金、海通,排名截止到2020年一季度末)
第二是互联网金融,我们率先跟几大互联网平台合作,并建立了相当默契的合作关系。在财富号运营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互联网底层账户的管理经验、互联网在线群基金管理经验,后来在银行端扩展网金业务,就相对比较顺利。我们开发出了一种客户体验相当好的服务,叫“两全两低”。“两全”是全产品线服务、全过程陪伴服务,“两低”是低转换时延、低交易成本。这样,博时在互联网渠道以及网上银行都建立了相当的品牌影响力。这一步彻底改变了博时的互联网业务地位,提升了网金业务的发展质量。
第三是发展绝对收益投资。博时有强大的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投资体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初步建成了一套绝对收益的投资方法和系统,通过资产配置降低波动率,获取相对平稳的正回报。我们拥有一批优秀的基金经理,不管在什么市场条件下,在控制风险获取回报降低波动率方面,都展现了突出的能力。为了管好绝对收益产品,确保产品风格不漂移,我们一只产品要配四位经理,包括组合经理、投资经理、客户经理、风控经理。
第四是固收和权益投资体系再上台阶。基金公司的投资能力包括两个要素:一是投研能力,二是定价能力和交易能力,这都取决于有一支生机勃勃、专注投资、追求卓越的队伍,队伍有了,我们投研方法的改进效果也在陆续显现,博时在大健康,TMT、新能源、新消费、高端装备等领域的研究都比较领先。
中国基金报记者:博时在管理债券方面、养老金方面的能力很强,你们怎样提高权益投资能力?
江向阳:在权益投资方面,我们去年也爬坡过坎、再上了一个新台阶,投资方法、投资策略与市场更加适应,投资风格更加清晰、稳定、易识别。我们的科创投资也经受住了考验,博时的科技投资在行业比较靠前,有不少基金业绩都很不错。
我们要求投研体系对产业有深入的理解,能够把握产业的投资机会并掌握合理的估值方法,在一些重要的投资方向上,比如在大医药、大健康、科技、TMT、新能源等产业方向上,配置足够多的资源。我们对科创方向的100多个细分子行业建立了产业目录,并持续跟踪,建立了一套细分产业的景气度投研标准、估值标准,对科创方向的上市企业进行合理估值。博时投委会测算过,将公司股票池的TOP100股票以等权编制一个投资组合,超额收益十分明显。
我们要把投研能力转化成投资能力,通过产品匹配给客户,通过客户对我们的信任长期持有,最后实现客户和我们的双赢。我跟品牌团队讲,你们最重要任务是什么?就是建立信任,进一步建立信赖,最后是建立信念,这是博时品牌的核心任务。
实行双通道激励机制
公平与尊重最重要
中国基金报记者:博时怎么留住人才?
江向阳:我们建立了一个“10年投资人才培养计划”,为什么要搞10年呢?我们要求研究员先做4年产业研究,之后通过一套答辩程序和标准,如果合格,可以进入投资体系,从基金经理助理做起。这样,研究员可以学习用投资的眼光来理解研究,提升基本面的和估值两方面的能力,但他还要继续做5—6年的产业研究,研究工作要占一半的KPI,直接对应他的薪酬定价。
经过这样的10年培养后,研究员就会成长为成熟的合格的基金经理。为什么要这么长的周期?因为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必须对2~3个产业有深度研究和深厚积累,否则,可能会不够扎实,没有定力,经不起大风大浪。
有了这套人才培养体系,博时的研究员离职率非常低。这套体系对稳定投研人员的预期非常有效,研究员发展路径清晰,预期稳定,每一年都能学到新知识,每一年都有职业成长,自然就会愿意留下来。我们的投研团队十分稳定。
中国基金报记者:博时会否考虑建立长效机制,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是否会考虑搞事业部制?
江向阳:你提的这个问题非常核心。股权激励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发展的成果。很多大型金融机构包括一些创新机构都在陆续推出股权激励,博时基金也在研究包括员工持股在内的长期激励方式,通过股权激励把客户利益、员工利益、股东利益高度结合在一起。当然,这方面的主导权还是在股东。
事业部制相对是一个偏短期的激励机制,我们也试验过,结果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所以,我们没有把事业部制作为主要方向,而是结合博时的实际情况,做好长期机制建设,明确员工发展轨迹和发展预期,同时考核透明化,激励约束落实到位。
中国基金报记者:请具体讲讲博时的激励机制。
江向阳:我们实行双通道机制。博时是专业机构,实行扁平化管理,管理岗尽量压缩,但专业序列是完全打开的,员工薪酬可以提到部门总经理、董事总经理级,基金经理薪酬最高级别可以提到副总经理级,只是没有管理薪酬。研究员做到首席研究员,大部分都转做基金经理。在博时,资深的首席研究员可以做到部门总经理级,也可以是董事总经理级,像博时的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就是董事总经理级。
博时基金经理的薪酬分成四个部分:管理业绩、管理规模、投研贡献、管理薪酬。普通基金经理没有管理薪酬。业绩导向,同时考虑其管理规模和投研贡献。具体有很多操作细则,如业绩是长短期结合,一年三年占不同权重,以鼓励基金经理做长期价值投资,不要参与短期炒作。基金经理只要把业绩做好,把规模做大,贡献出好的产业深度研究报告、好的估值建议、好的交易策略,就一定能获得很好的薪酬。基金经理薪酬比分管副总高是很正常的,因为高管是年薪制,基金经理是激励机制,根据贡献来分配。有的基金经理精力充沛,规模管得很大,业绩还好,还常常有深度报告,又经常去给客户服务,他的薪酬比副总高是很正常的。
如果限制向上通道,行政序列没那么多行政职位,优秀员工提不上去,就定不了心,就留不住人才。博时是六能机制,职位能上能下,考核靠后的部门领导要被调整,所以人人奋进。不过我比较关心员工的心理,也不会简单粗暴处理。
用这种方式也可以解决公平问题。博时的年轻人很多,最年轻的中层干部已经有90后的,也有80后晋升董事总经理,进入高管序列。年轻人都很有朝气,他们在乎钱,但绝没掉到钱眼里,他们要的是公平,对他们准确定价以及尊重是最重要的。博时的文化强调对员工的关怀,要让员工觉得很温暖,而且可以信赖。要有文化、有精气神,不是纯粹拿钱买服务的,拿钱买服务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各业务条线对标行业最佳
力争行业领先
中国基金报记者:请讲讲博时基金未来3~5年的发展规划。
江向阳:博时基金经过5年革新,业务更均衡,投资上台阶,基本具备了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升客户体验、提供全天候全优质服务的能力。我们要进一步要提升品牌影响力,最近我们提出了领先战略,虽然目前还没有完全做到,但这是发展战略和发展愿景。
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回归本源,打造核心能力。我们的本源是什么?就是要助力把社会资本变为经济建设的资本,在这个过程中为社会资本保值增值。未来几年,我们要坚持四个服务,落实五个驱动。
坚持四个服务,一是服务实体,优化资源配置;二是服务民生,公募基金是普惠金融,通过金融产品参与资本市场,与优秀企业共成长,进而为客户的财富保值增值,这是我们的责任;三要服务改革,公募基金作为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受益者、参与者,不仅要服务金融市场改革、资本市场改革,还要服务中国经济的改革;四要服务生态,也就是服务同业,因为机制、资源、基因等禀赋的不同,各类型资管机构不可能搞大而全,经过市场淘汰和选择,最后会形成不同资管机构之间的优势互补,达成市场的最优化。
落实五个驱动,一是领先战略的驱动。咬住一个目标,聚精会神抓好能力建设,成为客户信赖的投资伙伴;二是科技驱动,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改变生产力,要驱动各项业务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三是投研驱动,如果投研不能够提供澎湃动力,公司走不了太远,我们最核心的价值是把持有人的钱管好;四是市场驱动,本质是客户驱动,我们所有的动力、立足点都是为客户,落实到具体的商业行为准则上,必须知道我要服务谁,我怎么做好服务;五是创新驱动。创新是成为一家优秀优秀资管机构的命运。唯有各方面提质增效,创新协同,才有持续保持竞争力的基础。
博时基金希望是成为一家具有领先地位的全能型一流资管机构,在品质上受人信赖,受客户和员工信赖。要建立这样的品牌非常不容易,要求我们的服务态度、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协同能力、创造力、投资能力都要再上一个台阶。
中国基金报记者:博时具体怎么做到全能型?
江向阳:我们的目标是全能型的,这并不容易,但我们评估了一下,如果努力,还是有可能做到全面发展。如果努力后发现某个具体方面不是我们的优势领域,再放弃也来得及。目前看,我们在各个方面都还是有竞争力的。我们一直在努力,不会轻易丢掉一块阵地。
我们推出了一个核心措施——对标管理、提质增效。在所有类别产品线的市场竞争力上,都要对标行业最佳。不是对标一家公司,而是按业务线对标,比如量化要对标量化最领先的机构。这是非常困难的,有些可能不一定能真正实现,但必须有这个劲头。
中国基金报记者:博时基金下一步突破的重点是什么?
江向阳:博时当下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快四个核心能力建设,一是核心投研能力,二是产品服务能力,三是线上客户服务能力,四是数字化能力。
在投研端,博时的投研一体化改革目前已经初见成效,还要继续深化推动;在产品端,我们继续发展类别齐全、风格鲜明、业绩优秀的产品线和投资策略、配置工具,努力涵盖国内和境外的不同资产、满足各种类型客户的投资需求;线上服务端,我们正在打造平台、产品、场景三位一体互联网服务平台,有望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数字化能力方面,我们正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从信息化向数字化转型,加快技术与商业模式的融合,我们会从智能投研、智能投顾、智能风控、智能服务四个方向发力。
我们也会一如既往抓队伍建设、作风建设,一如既往抓能力建设、科技建设。在此基础上,全面融入市场,在竞争中提高各项能力,这是博时的使命。网络上把基金公司分成银行系、券商系、互联网系、保险系什么的,我们不看这个,而是要靠市场化、靠服务、靠态度来竞争。别人花三天能提供的服务,我们要一天送到;别人第二天约了去见客户,我们要当天飞到,产品方案也要比别人出的早。通过我们的勤奋和拼搏来赢得市场,这需要团队具备自我牺牲精神和追求卓越的目标。
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造平等透明的文化,资产管理公司是完全市场化的,不能强调领导职务。可能有人觉得领导应该威严,应该让大家害怕或者是保持距离,但这不符合资产管理的行业特征。我们不是官僚体系,官僚体系要保证执行力,以稳为主,但专业机构要以创造力为主,一定要鼓励团队有个性、有活力。
我现在是董事长也是党委书记,最近我党建抓得挺起劲,但不是为了形式主义,我讨厌形式主义,也坚决反对官僚主义。我们的党建工作,是要抓战略、抓问题、抓管理、抓队伍、抓人才。只要把这几个问题抓好了,我们就不怕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就可以实现突破。我现在抓党建,也是为未来三年战略组织实施落地创造队伍基础。我们党建活动也鼓励大家提问题,各支部经常要跨部门交流、沟通,有意见有困惑,大家都可以说出来,增强大家的归属感。要建立价值观,一旦从大处去看问题,就会发现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起码不会那么焦虑,否则你焦虑来焦虑去,只会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也不搞论资排辈,鼓励大家跟不良现象作斗争。能力不行、执行不到位的,大家反映多了,我们会去调查研究,如果确实不能胜任,可能就要转岗或降级。我们不鼓励“告状”,但有些不健康的现象,我们鼓励员工反映,原则上是对事不对人。我们提倡员工积极建言献策,员工的建议被公司采纳、有明显的改善,都会给他奖励。奖励形式不是钱,主要是“大红花”。博时的年轻人非常优秀,我们有一位基金经理被评为招商集团的“十佳青年”,还有一位基金经理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还有一位被推为“集团十佳青年”的候选人。
只要大家有一个基本的共同愿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同心同德,干起活来就是真有干劲,博时就是一个有未来的公司。
适度控制权益基金首发规模
提升客户获得感
中国基金报记者:股市向好,爆款基金不断,你怎么看?
江向阳:发行爆款基金有利有弊,我们不排斥,但也没那么追求。开放式基金随时可以赎回,如果市场出现比较大的波动,规模太大,基金经理压力会比较大。开放式主动权益基金最好适度控制首发规模,把业绩做好了,后面有资金持续流入会比较好。博时今年权益类产品的战略是重点发展封闭式产品,买了就要封闭三年,首发规模相对来说不会太大。这个战略的效果还有待评估,总体上我觉得还是不错的,中国股市波动比较大,封闭式基金可以让客户体验到长期持有的收益,增加获得感。
中国基金报记者:你认为公募基金行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江向阳:未来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空间巨大,公募基金行业大有可为。
从需求侧看,之前看一份行业报告数据,中国财富规模的年复合增速到10%以上,预计到2025年将比2018年翻一番,在大类资产配置上,对资本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中国正在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2035年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养老金需要大比例配置公募基金。更重要的是,资管新规正在深刻改变资管行业,银行理财、保险、信托正在不断加大配置公募基金的力度。
从供给侧看,在全球负利率环境下,中国资产的吸引力和配置价值不断提升,同时,资本市场改革和开放将不断增强中国资本市场的活力和韧性,提升资产质量,降低市场波动率,进而提升中国资产的投资价值。资本市场改革和金融市场改革带来的投资机会越来越多,策略也越来越丰富。
当然,公募基金行业面临的挑战也很多。首先是竞争更加激烈和残酷,随着金融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各路机构都加入了战团;其次是互联网、新技术不断涌现,科技跨界对我们传统的服务能力带来了巨大挑战;第三,海外资管机构正大步进来,对中国资产管理公司的能力建设带来巨大挑战;第四,中国资本市场正在推行注册制,对我们的投资能力也是巨大挑战。不过,如果我们经受住了挑战,反过来就是巨大的机会。
公募基金业要从市场需求出发,对标世界一流水平资管机构,加快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投资策略、产品和销售服务,做长期投资,责任投资,切实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中国基金报记者:资管新规出台后,有一阵大家都觉得压力很大,你当时就比较乐观,为什么?
江向阳:我当时觉得,资管新规将给公募基金带来巨大的机会,现在的发展验证了这一点。资管新规实施后,各路资管机构同台竞技,对公募基金并不是坏事。公募基金在主动权益投资方面有22年历史,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投研体系和投资框架,也培养出了一批成熟的基金经理和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优势非常明显。
我们提出要服务生态,就是指不同资管机构之间的差异化竞争,比如银行理财子公司可能在食物链的上头,但没关系,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服务。既然大家基因各异,就可以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以提升整个金融生态服务民生、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管理的本质就是管理人性
要避免经验主义
中国基金报记者:你出任博时总经理时,有二十多年监管工作经验,但没有基金行业管理经验,为什么管理博时基金能够有这样的成绩?
江向阳:我刚到博时的时候,对基金行业的认知和理解的确很浅,以前也有几个基金行业的朋友,但一个博时的都不认识。实话说,我以前从没想过要到企业来,我不是一个特别爱做职业规划的人,以前工作变动都是组织调动,组织调去哪就去哪,我也是干一个岗位爱一个岗位。所以,既然下决心到博时,就要尽量做好,我的个性是比较愿意接受挑战。
我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一般来说,我自己做不到的事,也不会让别人去做。但我对自我又不是太在意。刚来的时候,我对行业的认知比较少,必须放下所有的执念,把过去的认知清零。放得下自己就是要避免经验主义,向实践学、向群众学、向团队学、向行业学。领导人如果经验主义太重,觉得这不对那不对,就会扼杀大家的创造力。
所以,大家表扬我到博时后进步比较快(笑)。博时有高人,行业也有高人,我努力向他们学习。我过去干了二十多年监管工作,也一直在很努力地学习,对金融行业、投资市场我还是有一些洞察力的,什么时候什么方向会出现大的机会,我觉得我的把握能力还是可以的。
中国基金报记者:今年4月,你升任董事长,这是股东对你的认可。
江向阳:博时近几年整体的业绩表现、发展质量、改革创新能力、风险管理水平、品牌建设,都得到了股东比较高的肯定。大家的精气神都非常足,有的员工比我还在意领导班子的变动,因为希望很多政策能一以贯之推行下去。
中国基金报记者:你本科学的是信息技术专业、研究生学法律、博士在南开大学学金融,这样跨学科的学习,会不会挑战比较大?
江向阳:我本科学的是理科,但业余喜欢文科,上大学读了很多哲学方面的书,包括胡塞尔、波普、康德等,有点难读,但我比较有兴趣。后来我考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考得比较好,就受益于读书比较多、比较杂。又因为我是理科出生,数学还不错,考金融博士也还比较轻松。所以,我跨科考试还比较占便宜。
中国基金报记者:你喜欢读什么书?爱读书对你后来的工作是否有很大帮助?
江向阳:我以前喜欢读社会学、历史学、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不过,这几年太忙,偶尔有时间会读一点经济学方面的书。总体上,理工科背景主要教会我精细化数量化的分析方法,多读人文类的书籍特别是哲学方面的书籍,对管理工作的帮助比较大,因为哲学是研究人性问题,而管理的本质就是管理人性。当然,在实践中的学习能力是最重要的,需要发现问题与把握规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