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许多企业遭遇了空前危机,裁员降薪成为企业止损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近日,据外媒报道,本田、日产、丰田、斯巴鲁、三菱、马自达等日系车企均发布了不同程度的裁员或停薪计划,涉及区域包括北美、欧洲、日本等多个市场。4月初,总部位于美国的发动机制造商康明斯也宣布将暂时削减薪水,以应对由冠状病毒危机引起的需求减少。同时,国内不少企业也频出裁员降薪消息。
但总有一些企业逆势而上。近日,作为山东地骨干企业,山东重工集团集团旗下公司却频频发布招聘信息。据统计,潍柴集团与中国重汽两家企业2020年累计招聘计划名额已达5000人。
山东重工集团今年招聘计划达5000人
据潍柴集团官网和官方微信,近期潍柴先后发出了招聘应届本科、硕士、博士,以及社会招聘博士人才等信息。同时,还通过社会平台,为潍坊地区企业招聘1000名一线岗位技能人才。
潍柴一名HR告诉记者,今年潍柴计划招聘超过3000人,其中,重点引进软件及智能化领域人才,电控、信息化、新能源、液压、发动机等方面的中高端人才,尤其加强博士人才引进。
记者注意到,同样是山东重工集团旗下企业,4月15日,中国重汽集团在央视“国聘行动”直播平台,发布了“163”校园招聘计划(100名博士、600名硕士、300名本科生)和实习生招聘计划。4月17日,中国重汽在官方微信和官网同时发布了为济南地区企业招聘1000个技能人才岗位的信息。
据统计,潍柴集团与中国重汽两家企业2020年累计招聘计划名额达5000人,其中技能人才2000人。大规模的招工,将为社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提升潍坊、济南当地税收和经济活力。山东重工集团用行动践行一个国企的责任与担当。
事实上,这样的招聘规模,也与眼下企业的旺盛产出成正比。
记者从潍柴了解到,得益于对经济形势的精准预判和疫情防控的到位,2月5日潍柴逐渐恢复满产秩序,并带动了国内产业链上下游300多家合作伙伴迅速复工,到2月底产业链整体复工率就超过了90%。进入4月份,潍柴已全面进入超产状态。4月15日,山东重工集团董事长谭旭光在潍柴集团各发动机工厂调研时,立下新目标——4月份毫不动摇再创历史最好水平。
中国重汽大年初三复工。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季度中国重汽生产重卡5万辆,与去年基本持平。3月份,实现重卡生产入库2.35万辆,创造了中国重汽新的月度产量纪录。
“人才不是成本,而是最大的资本”
4月17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65万亿元,同比下降6.8%。大势下行,各企业纷纷通过裁员的方式降低成本压力。但在谭旭光看来,“人才不是成本,而是最大的资本”。
科技竞争根本上是人才竞争,谁掌握了人才的主动权,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据潍柴动力2019年年报显示,潍柴动力营业收入1743.61亿元,净利润91.05亿元,研发费用投入52.27亿元,同比增长21.01%,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从4.08%提升至4.21%,研发人员从6780人增至7504人,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速。
一年研发投入52.27亿元,研发人才队伍达7000人,这样的规模,在制造业领域确实难能可贵。
大手笔、大投入的背后,潍柴剑指核心技术。从传统发动机领域,到新能源、智能驾驶、车联网、电控、软件开发等前沿和基础研究领域,潍柴的科研阵线越拉越长,专研领域越来越深。如何在深水区、无人区中长驱直入、站稳脚跟?庞大的人才队伍,无疑是最基本的保障。
一位业内资深分析师表示,潍柴永远是正面作战的主力部队,挑的都是最难打的战场。比如说电控技术、高压液压技术、CVT技术、燃料电池技术等等,几乎都被外资垄断着,但潍柴就是要硬生生地占领这些高端科技的高地。
越是困难时期,越是要加大人才与研发投入。当前,中国重汽正处于“改革深水期”。去年11月份,谭旭光曾对媒体提到,“中国重汽第一轮改革重点解决了生态问题,把员工统一到了一切围绕到发展上。第一轮改革是止血,第二轮改革是造血。现在已经开始转入到提高产品竞争力上了。”
开启第二轮改革,提升产品竞争力,离不开庞大的人才队伍支撑。仔细梳理谭旭光的改革脉络,不难发现,此次中国重汽“顶风”大规模招聘,意在抢抓当前火爆的市场机遇,更意在改革大计。
上述分析师表示,一向不按套路出牌的“谭大胆”,逆势招人的背后,是在谋划着一个战略“大棋局”,努力为潍柴和中国重汽抢抓“后疫情时代”率先起跑的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