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日前发布的23号文将理财业务列为2019年银行机构“巩固治乱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工作要点之一,强调理财业务新产品发行和老产品整改问题,确保资管新规过渡期间的理财业务转型平稳推进。

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地区多家银行网点了解到,在资管新规要求下,银行在售理财产品已现明显变化,多家银行客户经理会优先推荐净值型理财产品,并多次提醒投资者“理财不保本”需谨慎购买。专家表示,当前银行理财净值化理财转型逐步提速,目前新发行的净值型产品中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仍占主导地位,投资者对净值化的接受仍需一段时间。

优先推荐净值型产品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多家客户经理会优先推荐净值型理财产品,并向客户介绍产品投向、警示相关风险。北京西城区某股份行客户经理介绍,该行部分净值化产品有20%-30%会投到权益市场,所以收益会有一些波动。目前针对7天之内新开户的新客专属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在4.5%左右,其余产品在4.1%-4.3%之间。

另一家股份行客户经理推荐的一款净值型理财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在3%-5%之间,主要投向固定收益类资产,其中可投40%左右的非标类项目资产,以期获得更高收益,另外还可投0-20%的权益类资产。“我们这款产品的资产投向可以灵活调整,目前股市震荡,所以投向权益类的比例非常少。”

从收益率看,融360数据显示,4月银行理财平均预期收益率跌至4.26%,环比下降5个基点,创26个月来新低。

融360分析师杨慧敏认为,预计短期内银行理财收益率仍将保持低位。市场流动性持续宽松,市场利率持续走低,加之银行理财转型压力,银行理财收益率走高的可能性不大。

老产品退出倒计时

银保监会23号文点出诸多理财业务乱象,包括发行的新产品存在风险隔离不到位、池化运作、相互调节收益、刚性兑付、投向限制性领域、违背投资者适当性原则或违规销售等问题;老产品发行规模违规突破存量产品的整体规模等。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部分银行仍有一些少量固定收益类产品在售。“老产品发行额度非常少,我们也会提醒客户,未来额度只会越来越少。但不少客户都倾向于先看保本保息的老产品。”一位客户经理称。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投资者对银行理财“刚性兑付”的观念短期难以逆转,资管新规过渡期内保本理财需求仍在,但结构上明显向净值型产品倾斜。据普益标准数据统计,2018年银行发行的保本理财中,封闭式和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同比分别下降31.76%和1.39%,净值型产品则上升526.39%。2019年4月全国银行理财市场净值产品存续量为7013款,环比增加768款。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4月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5.03点,环比上升0.36点,较去年同期上升3.83点。

“银行理财净值化理财转型正逐步提速。”东方金诚首席金融分析师徐承远表示,从银行结构来看,国有行、股份行和大型城商行是转型中的主要力量。在净值化转型过程中,多数银行在合并同质化产品、探索以开放式产品为主导的产品体系;降低比较基准业务、提高客户超额收益分成;提升投资价值管理能力,推行净值化等方面进行了突破。

投资者教育亟待加强

记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目前不少投资者对净值型理财产品尚有疑虑。一位投资者表示:“我的投资风格比较稳健,净值型理财有亏本的可能,还是想保证钱万无一失。”

业内人士认为,受限于管理能力、系统建设等因素,银行理财净值化将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加强投资者教育不可少。

普益标准研究员余新月认为,当前银行投资经验主要集中于债券、非标等固收类资产,未来净值型理财的研发将仍以固收类产品为主,以底层投资资产范围的扩充来支持产品体系的丰富度。对于缺少净值波动管理经验的银行,过渡期内摊余成本法估值的现金管理型产品将成为净值化转型的重要突破口。

在投资者教育方面,余新月表示,未来银行可从客户经理专业知识和营销技能培训、净值型产品营销考核体制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客户经理在加强自身对净值型产品认知的基础上,应主动帮助客户了解产品及其投资需求,引导客户尝试购买低风险等级的净值型产品,逐渐树立风险自担的投资理念,同时做到投资适当性管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