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信息报讯 云上融媒记者李婧 通讯员桂思伟 近年来,寻甸县金源乡持续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三农”工作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大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村和美、农民增收,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农业发展质效显著提升

坚决守好粮食安全底线。金源乡严格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立下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军令状”。推行党政班子成员挂村、村两委成员包村、党员干部联户的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耕地保护宣传、巡查,切实做到发现一宗,整改一宗。累计拆除违法建筑物41宗共281.19亩,督促完善手续28宗共31.52亩,制止新增土地违法行为58起。


(资料图片)

确保粮食稳定安全供给。依托金源乡地处低热河谷槽区、海拔落差最高达1849.8米、立体气候明显等优势,因地制宜,在坝区村委会深入实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大力推广种植优质水稻1.07万亩。在山区村委会推广山区宜种作物马铃薯6400亩、玉米7600亩、豆类作物1200亩,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增长。

牢固树立“大食物观”理念。在粮食供给稳定、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重点规划培育农业“七千工程”(千亩稻鱼共生基地、千亩原产地臭参、千亩中药材、千亩烤烟、千亩绿色蔬菜基地、千头优质云岭牛、千头优质生态猪)等主导产业,以点带面,带动蓝龙虾、大蒜、食用玫瑰、花卉、迷迭香等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推动食物供给多元化,打响“金源粮仓”品牌,提升绿色“金品”影响力。

农村和美水平持续提升

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启动绿美乡村建设三年行动,按照“抓点带面、全面推开”的原则,以“一村一方案”为标准,通过“1+N”模式,分区域、分梯次、分层级递进绿美乡村建设工作。(1:规划老街村作为绿美乡村建设示范样板;N:因地制宜推进其他8个村委会建设绿美乡村),共绿化面积1410平方米、植树544棵、墙体绿化美化1675平方米、创成省级美丽村庄1个,促使乡村面貌“焕新颜”。

乡风文明进一步优化。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为契机,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系列活动10余次,创作演出一批乡村文艺精品。在节假日持续举办“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系列惠民演出活动,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乡村治理进一步加强。创新开展“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乡村治理模式,以网格为单位宣传政策、收集民意、排查处置突发事件。遇事由网格员、联户长先行处理,特殊“疑难杂症”由村“两委”研究处理上报乡党委、政府。通过该模式,让党组织在基层的“神经末梢”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乡村善治提供组织保障。

农民致富道路越走越宽

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大力实施“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让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村党委(总支)书记担任合作社负责人,紧扣村域优势、自然资源特点,因村施策,做到一个村委会、一套发展班子、一个特色产业。辖区内3家具有特色的大型合作社(龙头企业)为周边100余名农户提供就业岗位,共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8万余元,切实做到企民互助、共谋发展,有效带动群众实现务工增收。

提升农机科学素养。结合辖区农业生产实际,根据稻谷等重要农作物生产和本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需要,遴选3名业务能力强、带动影响力大的农户作为科技特派员每年参加县级乡村振兴专题培训1次,县、乡两级各类农技培训10余次,自主组织农户开展科学种植培训4次,逐步加强农技推广。

落地先进绿色技术。坚持绿色与发展并举,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发展规模产业目标,多次邀请云南农业大学等各专家团队指导生产工作。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引进先进绿色技术,在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千亩展示片安装船型诱捕器1500套,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玉米8000余亩,水稻3000亩,绿色防控率达90%以上,为农户顺利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