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信息报讯 云上融媒记者冯蔚在云南省政协第十三届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民建云南省委提出了加强云南省电动自行车规范管理的集体提案。

电动自行车具有的节能、轻便、高效等优势,使其成为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生产工具和交通工具,并极大推动了快递、外卖等互联网经济新业态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过3.5亿辆,云南省仅昆明市的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就超过200万辆。在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不断攀升的同时,管理压力也与日俱增,由其带来的各类问题也不断凸显,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隐患。


【资料图】

一、 存在的问题

一是安全隐患丛生,“非标”体量庞大。目前,电动自行车主要存在交通安全、防火安全和环保安全三大隐患。在交通安全方面,大量超速、超重、随意改装的电动自行车已成为交通事故的主要制造者。在防火安全方面,由电动自行车不规范充电及电池故障引发的严重火灾屡见不鲜。在环保安全方面,电动自行车的电池污染问题一直困扰着新能源交通的发展,也是环保治理的重点。特别是体量巨大的“非标”电动车,是各种安全问题的罪魁祸首。目前,昆明市“非标”电动自行车多达166余万辆,安全隐患非常严重。

二是淘汰“非标”压力大,群众认可程度低。昆明市2019年4月对“非标”电动自行车设置了四年过渡期,2023年4月期满后,“非标”电动自行车将不能再上路行驶,否则将被没收。依靠这些电动自行车生产生活的弱势群体在认识上不理解,产生一定抵触情绪,存在较大的社会矛盾隐患。

三是管理问题突出,存在污染环境的隐患。电动自行车的销售、落户、行驶、停放、消防安全、回收利用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尚未形成合力。同时,电动自行车违法成本低但违法行为和灾害后果大,动力电池报废回收处置缺少明确标准,报废后零部件反流市场,非机动车道设置和电动自行车停放规划滞后等问题也广泛存在。

二、对策建议

一是完善地方性法规、统一执法标准。尽快修订我省有关法规和规章,从生产销售、登记上牌以及道路通行、电池回收等方面明确实施标准,为电动自行车有序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同时,明确交管、市场监管、城管、环保、商务等部门职责和协同机制,以及电动自行车拆装、改装、零件回收、电池报废回收分解的具体要求和标准。

二是实施特别管理机制,促进行业规范管理发展。对快递、外卖、送水等作为生产工具使用的电动自行车,适当放宽载重量和功率限制。同时,对由这类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事故,建立联合惩戒机制,对违法企业、骑行人纳入信用管理体系。

三是建立健全动力电池报废回收体制机制。由住建部门、应急管理部门、环保部门共同研究出台电动自行车社区存放、安全充电、报废回收等管理政策措施,引导有实力、业务相近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涉及电动自行车再生资源的回收和处置利用,并给予合理补贴。

四是积极引导扶持推广动力电池换电新模式。相较传统的充电模式,换电模式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充分借鉴深圳、上海、杭州等地的经验,组织住建、城管、消防、供电等部门围绕标准化充电换电理念,开展电动自行车共享充电换电探索,推进共享充电换电站的规划部署和建设管理。同时,鼓励车主只购买车架,共享城市电动车电池组资源,减少电池回收漏洞,促进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