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原标题:热评丨抢抓农时 科技助春耕
在江西南昌新建区,已经拉开序幕的早稻春耕,全程机械化作业,既提高了效率又减少了成本;在吉林大安市,为了让更多的土地长出庄稼,开垦修复盐碱地成了备春耕的重中之重;在安徽颍上县,高科技的“大棚养鱼”让养殖户能随时掌握整个项目鱼的生长和生产状况……
当前的中国,无论是陆地上粮食作物的春耕,还是“水上的春耕”,都迎来了黄金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从南到北一片热火朝天的万象“耕”新中,我们都能看到农技赋能、智慧农业为春耕备耕注入的强大动能。科技夯实了我国粮食产能基础的重要支撑,让庄稼有了新的种法、让鱼儿有了新的养法,增强了我们实现农业连年丰收的底气。
全力开展春耕备耕,是端牢“中国饭碗”,稳住农业基本盘,更好发挥“压舱石”作用的关键之举。我们今年的目标很明确: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17.7亿亩以上、力争有增加,确保粮食产量继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力争多增产。在强化科技支撑方面,郑麦136、济麦17等一批稳产性能好、抗逆能力强的主导品种,都在今年加大了种植面积;精量播种、侧深施肥、种肥同播等主推技术也正在更多土地上试验推广,这些都是保障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明显提升的办法。
科技服务春耕,为“稻花香里说丰年”贡献不可或缺的力量,不仅体现在加速培育种子、改良土壤、智慧养殖等方面,还表现在它能更深度地参与到整个产业链的塑造当中,为乡村产业打开了全新的空间。比如,山东莱西一家奶牛养殖企业遇到的融资难题,就是通过给每一个奶牛安装数字耳标等方式,解决了畜牧养殖企业办理信贷抵押时“活体抵押”的难题。科技就这样畅通了畜牧养殖业的资金链,促进了农民增收,也给乡村振兴增添了更多活力。
在春耕备耕不能缺少的农资供应保障环节,科技同样起着积极作用,特别是那些借助信息技术,通过数字化赋能畅通农资流通渠道的地方,都在推动当地农业社会化服务精准高效、促进农业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方面,提升了效益和竞争力。
正所谓“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春耕是一年农活的“重头戏”,耽误不得也耽误不起。当前,农民们抢抓农时耕种忙,科技工作者送技术到田间地头同样忙,各地各部门全力以赴的保障工作也很忙……所有这些忙碌的身影,共同播种着新一年的希望,汇聚起了一幅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这是春的律动,更是正在奔跑着、努力开新局的中国的一个缩影,诠释着“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道理。苦干、巧干、实干中迎来的丰收,最是美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饭碗,最是香甜。(文|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