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潮】
原标题:智慧养老要多从用户角度出发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赵昂
(相关资料图)
近日,上海市发布了该市《推进智慧养老院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提出到2025年底,上海至少完成100家智慧养老院建设任务。这份方案同时提出,通过智慧养老院建设,在养老机构集成应用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养老机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共有1800余家智慧健康养老企业,其中2021年新增注册企业230家。而从2012年至2021年这10年时间,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企业注册总量从近百家增长至1600家,增速可见一斑。换言之,智慧养老正在日益受到投资者的认可。
不过,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客观存在,也有声音认为,老年人对智能工具的接受能力有限,智慧养老会不会在实际操作上出现“水土不服”呢?毕竟,老年人对智能工具的掌握能力不足,不仅仅是因为不会用,也与老年人目力手力衰弱不无关系。年轻人轻轻点击手机就能搞定的事情,对于一些部分失能的老年人来说,已经力所不能及。比如,看不清手机屏幕上的小字,手指无法准确点击屏幕上的选项,这样的现实问题,是不能回避的。
正因如此,智慧养老要多从用户角度出发,来进行系统内设计和产品推广。这里所说的用户,既包括老年人本身,也包括智慧养老的机构参与者,包括社区、卫生机构、养老机构以及其他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这些机构往往依托市场化的模式,以采购服务的方式实现智能化改造。
从老年人的角度来说,智慧养老的产品设计,需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客观生理条件和接受能力,尽可能与老年人能够接受的形式对接上,保留非智能操作模式和空间,实现非智能模式与智能产品的无缝嵌入。而从机构的角度来说,智慧养老应该更注重于系统的智能化、服务模式的智能化,而非片面追求老年人操作端本身的智能化。
智慧养老是个大产业,其涵盖的范围很广。仅养老机构这一类单位,就涉及智慧入住管理、智慧餐饮管理、智慧健康管理、智慧生活照护、智慧安全防护、智慧管理运营等诸多方面。推而广之,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每一个老年人可能去的地方,每一个存在老年消费群体的产品,都有适老化改造的需要,也就有智慧养老方面的改造需求。
换言之,智慧养老的改造,涉及诸多行业,甚至是全社会全行业,这既是潜力巨大的大市场,也是细致复杂的大课题。这样的智慧养老改造,应该更多从系统本身出发,寻求系统的高效化、产品和服务的便捷化,实现信息多跑路,数据多计算,让老年人“少跑腿”“少动手”“少用眼”,而非片面提升个人客户操作端的智能化程度,那样的话,反而会增加老年人智能化负担。
当然,不同行业不同产业不同机构,老年人的参与程度和参与模式不一,不同行业领域如何实现各自的智慧养老改造,需要哪些投入哪些突破,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