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原标题:智能烤房破解乡村种植瓶颈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黄榆 通讯员 张静梅

7月11日,记者来到云南楚雄州牟定县果凹子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广袤无垠的烤烟,一片片“黄金叶”在风中随风摇摆,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熠熠生辉。烟农们正忙着采摘烟叶,一捆一捆烟叶被装上车,送去烤房烘烤。

“加快速度,把烟叶捆好装车,今天我在共和镇余丁村绿色智慧烘烤工场预约了烤烟。”烟农果明说,“今年我家60亩烟叶就全靠这个烤房了。”

记者看到300座可移动式智慧电能烤房整齐排列,一杆杆翠绿的烟叶被摆放进烤房。它们将在这里获得新生,最终变成一片片“黄金叶”。要是还用原先传统的烤房,一定会忙坏烟农。不仅忙,而且还不能百分百确保烤出的每一杆烟叶都品质上乘,万一控制不好温度,一房烟就泡汤了。

对比旧的烤烟方式,烟农们对新能源烤房赞不绝口。“智慧烤房烤烟相对轻松很多。只需把烟叶捆好送进烤房,就可以交给管理员烘烤了,省工又省时、干净不受累,再也不必每晚守着烤房添煤升温,不得不相信科技的力量,把烟叶放进这样的烤房,基本都不用管了,烤出来的品质还很好。”共和镇余丁村村委会党总支部书记刘有东说。

牟定县余丁村土地肥沃,山清水秀,除烟叶该村以种植青花椒、荷兰豆、高山娃娃菜、羊肚菌为主要重要经济来源。“现在这个智能的烤房不仅可高温烘烤,还可以做冷库冰冻生鲜,以往蔬果当日采摘,就需要销售出去,销售趋势不好只能贱卖,或者烂地里,现在可以搁在冰库里,解决了我们村民丰收期的心头大事,现在我们更加愿意搞种植了。”

据悉,今年楚雄州烟草专卖局联合乡村振兴局在牟定县共和镇以6个村委会为主体,投入470万元探索建设了6群共300座电烤房。智慧电能烤房与传统的烤房有着天壤之别,其便捷的操作和高品质的产出,得益于它的“智慧烘烤模块”。

“智慧烘烤模式是整个烤房的核心,我们给它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电饭煲烘烤系统’,就是说让烤烟生产像煮米饭一样简单,也让烟农一听就能明白。”刘有东说。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烤房在烘烤季结束后,往往会空闲下来,也就是烤房后续利用难的问题。烤房后续利用难是因为烤房的功能相对单一,面对这一难题,探索实施了电烤房冷改项目,在电烤房加热室安装可移动压缩机,实现热烤房向冷库变身,单座改造成本7000元,改造后的烤房在非烤季节可用来冷藏、保鲜大粒蚕豆、豌豆、蔬菜等农副产品,大幅提高烤房在非烤季利用率,促进了“烟叶+N”多元经营。

这300座电烤房建成后成效明显。首先经济效益方面,烟农烘烤成本下降,烘烤、初分成本降低了50%;村集体仅烘烤服务增收近60万元,每座“热”改“冷”烤房年收入在3000元左右,实现了烟农降本,村集体增收的双赢。其次生态效益方面;300座电烤房年均可替代燃煤2000吨以上,降低CO2排放260吨左右,有效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同时民活动中心,增加了附近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三方面的效益合力促进了烟草产业的稳定。

在硬件上,运用物联网技术,通过改造或更换控制仪两种方式,为烤房加装4G通讯模块,实现烤房“云”控制和烘烤数据实时提取。目前,全州已经将5307座烤房成功接入智能烘烤管理系统,智能烘烤占比达到了30%,以后每年新建的烤房也将全部接入该系统。

目前共和镇累计建设新能源烤房410座,承担烘烤占比60%以上,这样一来,烟农种烟有了基础保障,降本增收成效明显,村集体有了产业收入,基层抓烟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实现了“三稳”,助力乡村振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