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昆明盘龙区阿子营街道探索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之路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黄榆 通讯员 任春雨

春风微拂,阳光明媚,梁王山上树影婆娑,牧羊河中清泉潺潺,3月5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种植专家团队和盘龙区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到盘龙区阿子营街道果东村委会调研果东村羊肚菌产业发展。

果东村委会自然环境优美,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山秀林翠,平均海拔2300米,坐落于盘龙区与五华区西翥街道飞地、富民县的交界处的老鸦山和果东大山之间的小坝子内,有森林面积两万多亩,2020年入选云南省第一批森林乡村。

因地处偏远,发展滞后,果东村委会2014年被认定为省级贫困村,2017年脱贫出列。近年来,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发展过养草、养蜂、中草药、蔬菜、食用菌等产业项目,通过几年的努力,优胜劣汰,发现在种植羊肚菌等食用菌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并取得了一些经验。2018年实施羊肚菌连片示范种植项目,种植面积98.3亩,实现产值约80万元。

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果东村也摘掉了贫困的帽子,面临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以及5年过渡期之后的全面振兴。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为此,通过盘龙区农业农村局、驻村队员的联系,省农科院食用菌种植专家团队听说后,非常高兴,表示要结合自身所学专业和技术优势,再为刚脱贫的果东群众贡献力量,为果东村培植好羊肚菌这个特色产业,为果东村的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在种植户李永琼家的大棚里,省农科院的专家们仔细观察了羊肚菌的生长环境,详细询问了土壤、水源、菌种、菌丝、培养基、营养包、气温、日照等情况,以及去年的产量和销售情况。李永琼是果东村最早的一批羊肚菌种植户,有四年的羊肚菌种植经验,经过省农科院专家们的技术指导和夫妻二人不断的探索,羊肚菌越种越好,从亩产不到七八十公斤,到每亩收获120多公斤,他们在种植羊肚菌方面越来越有信心,前不久还被阿子营街道树立为“致富带头人”,成了远近闻名的羊肚菌专家,他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不少乡亲也找到他们学习羊肚菌的种植。

在大棚旁边,李永琼仔细算了一笔账:“以前种玉米,一亩就收入800多元,种烤烟,一亩能有3000多元,2018年我们开始种羊肚菌,最开始没有什么经验,弄了一个不赚不赔,2019年驻村工作队和区农业农村局帮忙联系到了省农科院的专家,不但为我们提供了羊肚菌原种,还教给我们种植的注意事项,什么时候下种,什么时候下营养包,气温在多少的时候要注意浇水、通风等等。去年、前年的产量逐步提高了。满打满算,以前一整年毛收入最多也就七八万元,这几年,靠着种羊肚菌,家里的毛收入比以前至翻了三倍多。”

“果东村委会虽然处于盘龙区的边远山区,但在整个水源保护区内,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非常好,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特别适合种植羊肚菌,同时,借助盘龙区打造有机生态农产品示范区的信心,果东村发展有机绿色食用菌大有可为”,省农科院的专家们如是说。

果东村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曹有坤说,“我们引进菌种的第一年,每亩羊肚菌种苗成本约为4500元,从2019年起我们通过区农业农村局联系到了省农科院,直接购买,把每亩的菌种成本降低到了2000元。通过降低成本,推广技术,希望带动更多农户通过种植羊肚菌或其他食用菌实现增收致富。”

接下来,盘龙区农业农村局和省农科院将积极探索研究果东村其他食用菌种植的可行性,包括种植技术、种植品种等,签订合作协议,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果东村大力支持,进一步助推果东村的产业振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