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湖北自贸区“人才六条”激活科技创新(引题)

员工成股东 “知产”变资产(主题)

编者按

湖北自贸区挂牌5年,探索出一大批改革创新的样本经验。日前,湖北省向全省复制推广第六批18项改革试点经验,发布36个实践案例供全省学习借鉴。今起,本报开辟专栏,聚焦湖北自贸区制度创新的最新成果。

2月14日,人福医药集团发出重磅消息:百万年薪+股权激励,面向全球招聘新药产品线总经理。

这是湖北自贸区“人才六条”等创新机制的最新成果。目前,人福医药、航天三江等7家企业的400多名核心技术及管理人员因“人才六条”成为企业股东。

创新发展,人才、资本缺一不可。作为全国首个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要任务的自贸试验区,湖北自贸区以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为企业盘活人才、疏通资金“血脉”。

高端人才兑现专项奖励

2020年初,湖北省出台《关于在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试行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措施的意见》,省自贸办通过推动科技成果所有权让渡、促进科研人员向企业流动、设立股权激励基金等创新举措在自贸区落地,加速聚集高端人才。

一年后,湖北省首次向区内重点企业从事研发和成果转化、国际投资贸易、跨境服务等领域的高端人才兑现专项奖励,长江存储、华星光电、小米武汉等企业受益,一大批急需、紧缺人才在湖北自贸区聚集。

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驱动,首先要“驱动人才”。

革新人才储备。去年7月底,武汉片区上线人才注册服务平台,全球人才可随时随地注册,进入光谷“人才储备池”。该平台数据库涵盖全球1300多所高校的实时排名,及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省市级百强企业动态名录,并对应不同积分,申报者只需填写对应数据,后台自动匹配并换算积分,达到60分即可申请政策支持。

创新人才引进。2021年5月,武汉片区设立10亿元光谷合伙人投资引导基金,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企业给予对应返投加成,鼓励、引导子基金投资、引进高层次人才企业,为全国首创。截至目前,英诺天使、元禾原点等11家机构累计申报总金额5.86亿元,申报基金总规模29.75亿元。

广纳海外英才。为申请永久居留的外国人提供从政策宣传到申请办理的全流程闭环式跟踪服务,实现了外籍人才永居受理量翻番。

“知产”变资产

“知识就是力量”。在湖北自贸区,知识不仅是看不见的力量,还能变成看得见的资产。

科技金融融资“量增面扩”,得益于科技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机制。在该评估机制中,贷款结构指标由科技贷款及小微科技企业贷款组成,金融创新指标由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企业保证保险贷款等金融业务开展情况组成,激励银行机构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支持。

去年,该机制入选全国自贸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在该机制引导下,武汉各银行机构按照评估导向落实科技信贷政策,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保贷等一批覆盖科技型企业生命周期的金融产品得到创新推广,其中,武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达16亿元,创历史新高。截至去年底,武汉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3106.5亿元,同比增长21.8%。

科技创新,人才是引领,金融是血脉。湖北自贸区探索对不同类型载体的分类支持,出台专项政策;创新评价体系,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绩效考核,将结果作为政策资金支持的重要依据。2021年,武汉片区新增普天孵化器等4家国家级孵化器,孵化器数量达70家,在孵企业超过6000家。(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朝霞 通讯员 丁承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