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到2023年成都将引进海内外知名美食品牌100个(主题)
成都建设国际美食之都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副题)
为把成都打造成为比肩国际一流美食城市,实现中外美食荟萃,多元美食文化、不同层次美食协调发展的世界美食标杆城市,促进成都餐饮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结合成都实际,市商务局拟制了《成都市建设国际美食之都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根据征求意见稿,到2023年,成都将引进海内外知名美食品牌100个,年销售额亿元以上的餐饮企业达到18家、全国百强餐饮企业数达到10家,全市餐饮销售收入突破1500亿元;到2025年,引入成都市的海内外知名美食品牌达到200个,年销售额亿元以上的餐饮企业达到20家、全国百强餐饮企业数达到15家,成都市餐饮销售收入突破1700亿元。
主动对接其他菜系领军企业来蓉发展
根据征求意见稿,成都将打造川菜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其中明确提到,要加强“老字号”品牌传承创新发展,建立川菜非遗传承保护示范基地,开展川菜非遗传承人抢救性保护工程,支持18个中华老字号、29个四川“老字号”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申报,促进川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
“建设美食品牌融汇基地”是此次征求意见稿中明确的发展方向之一。根据内容,成都将大力培育本土美食企业。支持有条件的餐饮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多种方式,培育、孵化20家川菜大型餐饮企业集团并发展成为行业领袖或龙头;加快拓引国内知名企业。依托餐饮企业市场主体,吸纳、引进和扶持国内八大菜系美食美味,并主动对接鲁、粤、苏、浙、闽、湘、徽等外地风味菜系领军企业及相关产业链企业来蓉发展。
海外品牌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成都餐饮的“国际化”水平。而征求意见稿中对此亦有提及,成都要积极引进海外品牌企业。加强对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韩国等海外主流饮食文化的吸纳,多样化发展具有鲜明个性的国外特色美食。引进30家米其林星级概念餐厅以及国际快餐连锁知名品牌餐饮企业来蓉发展。鼓励全球知名餐饮企业在蓉建立区域性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配送中心和中央厨房等,将成都打造成为国际餐饮品牌聚集高地。
升级文殊坊、一品天下 形成30条特色美食街区
美食载体打造有利于企业品牌的规模化集聚。此次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成都要打造国际化地标美食集聚区,着力打造2-3个多元业态和特色文态有机融合的国际新区核心美食圈,并依托东部新城和天府国际机场建设,规划建设国际化品牌餐饮集聚区;依托龙门山生态旅游开发,规划建设生态品牌餐饮集聚区;依托交子公园高端商圈,打造国际化商务宴饮区;依托天府公园、天府总部商务区,规划建设生态景观式公园餐饮集聚区,打造国际美食潮流地。
同时,打造高品位区域美食集聚区。根据征求意见稿,成都将持续优化春熙路-太古里商圈美食布局,高标准引入全球美食品牌;进一步提升宽窄巷子、锦里美食品质供给,全方位挖掘美食文化内涵;升级香香巷、东门市井美食业态,多维度展现蓉城美食风情。此外,还将打造“成都味”特色美食街区,深入推进文殊坊、铁象寺、琴台路、一品天下等历史文化特色美食街区改造升级,形成30条各具文化特色、多元业态融合的特色美食街区,大力推进“15分钟便民服务圈”建设,建立便民餐饮点,将便民餐饮融入社区服务,构建社区餐饮的综合有机体。
发展美食产业的同时要以全产业链的角度去考量。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加强农业原辅料基地建设。如鼓励发展订单农业,在粮油、畜牧、蔬菜(食用菌)、果品等优势产区建立原料和加工基地,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天然食材附加值,力争2025年前全市实现蔬菜自给率90%以上;加快食品产业基地建设,引导大型骨干餐饮企业采用国内外先进的食品加工、保鲜技术,大力培育川菜调味品、川茶、川酒品牌,加快打造特色方便休闲食品创制中心,力争2025年前推动20个以上成都小吃开发形成方便化产品。
促进美食与音乐旅游体育等节会有机融合
征求意见稿中提出,要打响成都国际美食节会品牌,精心策划“成都国际美食节”,努力打造成为中外美食文化互动交流平台和具有较高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国际性品牌节会。同时,积极开展“美食+文商旅体”节会活动。借助中国西部博览会、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成都创意设计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展会、节会和赛事活动,促进美食与音乐、设计、旅游、体育等不同节会活动的有机融合,加强成都美食文化宣传推广。
美食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要加强区域美食产业交流。例如,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和《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的要求,积极与重庆、德阳、眉山、资阳、乐山等城市在川菜研发、美食节会、餐饮“老字号”等领域进行交流,推动川派餐饮的发展,同时支持在眉山世界川菜园中展示成都美食之都的风情与美食文化,并开展线下体验活动。(成都日报记者 孟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