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1这一年:江苏金融充满创新和活力
回首这不平凡的一年,作为经济的“血液”,江苏金融“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风险防控”,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资源要素流通等多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化。透过我们梳理的这些关键词,盘点这一年江苏金融业的变化、创新和活力。
关键词:重要金融中心
高光时刻
1月初,2021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建设东部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立足城市定位与金融业发展禀赋,南京将积极承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功能,实现互补发展、协同发展、错位发展。11月,“支持南京建设重要金融中心”正式写入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
年度盘点
2021年,全新的定位“东部重要金融中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为南京金融带来深远影响。金融机构在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资金配置力度不断加大,贷款增速均远高于平均贷款增速。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在南京成功落地。据悉,2021年南京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或超过2000亿元。
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金融支撑。2021这一年,江苏各设区市更加明晰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寻求金融业的定位,以及探索金融与产业更好结合之路。苏州明确提出,要早日成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有良好协同增强效应的“功能性金融中心”;无锡将打造“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典范城市”;泰州则借助于“建设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试验区”进一步往深处探索;常州和镇江围绕产业强市战略,加快资源聚集、金融发展……
“十四五”时期,是江苏力争从金融大省迈向金融强省的关键时期,更是江苏金融业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高质量发展时期。金融定位更明确、布局更早,将加快优质金融资源集聚,筑造江苏金融“高地”。
关键词:服务精准化
高光时刻
6月7日,江苏银保监局出台了《关于开展银行业保险业服务新发展格局“四保障六提升”行动的意见》,围绕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保障扩大投资、消费升级、外资外贸提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等方面的有效金融需求,着力提升小微企业、乡村振兴、民营企业、制造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金融服务质效。
年度盘点
精准化,是金融业提升服务质效的要求。过去一年,江苏银保监局连续出台了建立民营企业融资会诊帮扶机制、开展银行业保险业支持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深化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服务、加强环保信用建设推进绿色金融工作等多个指导意见,促进服务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产品供应更加充分,服务效率持续提高,服务覆盖面稳步拓宽,实体经济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效缓解,金融支撑更为精准有力。
前三季度,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企业债券融资净额在全国排名“双第一”。其中,社会融资规模增量3.01万亿元,占全国的12.2%,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企业债券融资净额5651亿元。今年1-10月,全省一般贷款、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等债务融资工具的加权平均利率均有所下降。
关键词:首部地方金融法规
高光时刻
7月1日,《江苏省地方金融条例》正式实施。这是江苏省首部地方金融法规,也是首次以“法”的形式,将地方金融组织和活动纳入监管范畴。这也意味着,金融大省在迈向金融强省的征程上再进一步。
年度盘点
今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明确指出,金融活动要全部纳入金融监管。随后,江苏颁布相应的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填补地方金融监管规则空白的进程加快,地方金融活动被纳入监管“半径”。
在监管重点上,该条例力图让监管成为“有牙齿的老虎”,聚焦加强地方金融监管作出系统规定,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为根本,把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作为关键,明确了非法金融活动的内涵,并拟规定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金融活动。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未经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擅自从事金融业务活动,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资,并针对实践中的种种情形作了充分考虑。
此外,这部条例特设“金融服务与发展”一章。以立法的形式把金融纳入到经济发展的规划中,从省金融发展规划、金融对外开放与跨境金融合作、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优化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强化供应链金融等创新、建设配套体系等多个层面给予明确方向。
关键词:绿色金融
高光时刻
9月22日,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13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指导意见》,通过10个部分、30条具体措施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绿色金融体系,引导和激励更多金融资源支持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确保如期实现“双碳”目标。
年度盘点
“双碳”目标坚定不移,绿色金融支撑发力。江苏是经济大省、金融大省,在率先探索产业转型升级、环境整治提升的路径中,探索绿色金融支撑作用。从2014年提出探索设立环境能源交易中心,开展排污权等环境产品交易试点;运用保险机制创新公共服务,鼓励开展环境污染等保险试点,到2018年财政支持绿色金融发展政策体系的正式建立,引导机构“参绿”“投绿”。
“双碳”目标提出后,江苏各地因地制宜推动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金融发展。南京国家级江北新区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绿色金融创新促进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力争走出绿色发展“江北路径”;苏州开展“2021年苏州市绿色金融创新产品展评”,着力提升机构创新意识及绿色金融业务能力、提高绿色低碳投融资效率;宿迁出台《宿迁市金融助力绿色发展行动方案》,探索创新绿色金融服务机制;无锡与国家开发银行、红杉资本等开展深度合作,推动设立各类绿色基金,目前已落地全国首只零碳投资基金。
政府积极引导之下,走在“一线”的金融机构不断推出创新产品。3月11日,由中国银行苏州分行主承销的省内首单碳中和债成功发行,资金用途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633.22吨,节约标准煤237.16吨,减排二氧化硫6.22吨;8月11日,华泰证券公司和兴业银行南京分行联合发行了全省首只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如企业顺利完成相应绿色发展目标可以减少100余万元的利息支出;不久前,江苏银行则成功落地首笔“碳中和”结构性存款,通过衍生品挂钩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债的收益率,为绿色低碳项目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北交所
高光时刻
11月15日,北交所首批81家上市公司正式亮相,阵容创下了中国资本市场历史纪录。其中,江苏12家创新企业首批登陆北交所,数量全国第一。
年度盘点
在北交所“高起点开局”,既反映出江苏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质量,也折射江苏不断优化上市培育工作机制。首批登陆北交所的12家苏企,是江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缩影。数据显示,全省中小企业数量超过360万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5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93家。从全局来看,全省共有拟上市企业346家,后备资源十分丰富。
在科技创新“新赛道”的科创板,江苏同样一路“领跑”。2021年7月15日,科创板设立两周年,江苏依旧稳居“科创板第一省”——59家企业登陆科创板,占比19.03%,在数量、质量、成色等稳健提升的同时,产业集群效应开始显现。
分析今年新增的上市公司,有的具备“硬科技”特质,拥有较高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有的扎根细分市场,在产业链关键环节掌握核心技术或全球话语权。这些企业覆盖了专用设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诸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科创板到北交所,江苏在资本市场上的抢眼成绩,主要得益于不断完善的创新型企业培育体系,量质并举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集群。2021年10月12日,《江苏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明确,到2025年底,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加快形成以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特征的资本市场“江苏板块”;同时,围绕“企业上市培育、产业链供应链‘链主’上市企业提升、上市公司规范发展、中介机构优质服务和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等五个方面制定“操作指南”。
今年7月以来,新华日报、新华日报财经客户端、新华报业网、交汇点新闻客户端等联合推出《金融高质量发展局长面对面》全媒体访谈,探究各地金融高质量发展之路。临近年末,盘点这组全媒体访谈,哪些金句值得回味?进展又如何?
苏州 功能性金融中心
局长金句:苏州要全面对接上海、学习上海、融入上海、服务上海,“功能性金融中心”不是重复建设、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主动接受上海全球金融中心辐射,在服务上海中促进苏州发展。
“功能性中心”是为特定区域内实体经济发展和运行提供针对性金融支持功能的金融集聚区,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另一方面建立与本地经济相匹配的特色功能性金融体系。
最新动态:截至今年11月末,苏州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4万亿元大关,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持续凸显。其中,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0866.12亿元,较年初新增3182.27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0279.6亿元,较年初新增5081.73亿元。资本市场继续发力,今年以来,苏州新增上市A股32家;A股上市公司175家,占比江苏上市公司30.9%。
无锡 产业金融、产融结合
局长金句:无锡金融的发展方向就是力争做全国“产业金融、产融结合”的典范,而且金融要甘作“配角”,并要做好“配角”,全方位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的融资需求,为加快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做出贡献。
最新动态:12月8日-9日,无锡尚贤湖基金PARK正式揭开面纱,同时举办的尚贤湖基金峰会上,IDG、红杉资本、高瓴资本、春华资本、云锋基金、华兴资本同创伟业、招银国际和经纬中国等头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悉数到场,部分机构与无锡市签署相关战略合作。与此同时,无锡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无锡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在优化无锡股权投资业发展环境,加快集聚各类优质股权投资机构,促进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和资源配置功能。无锡希望,投资机构能进一步支持无锡、加码无锡、深耕无锡,携手畅通“产融合作链”、释放“创新牵引力”、构建“金融生态圈”,创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不断集聚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业态,推动金融产业在无锡植树成林、集腋成裘、点铁成金,以“金融活水”滋养和灌溉无锡实体经济。
盐城 高质量发展
局长金句:“十三五”时期,盐城金融业实现了较快发展,且具有了更强的适应性、竞争性和普惠性。未来五年,我们还将根据产业规划,加快发展特色金融。比如加大对汽车产业的支持,发展绿色金融,重点关注沿海开发金融,持续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企业在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科技保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最新动态:近日,盐城分别与江苏省联社、农发行江苏省分行、建行江苏省分行、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光大银行南京分行等签订“十四五”战略合作协议。此外,辖内5家金融机构与19家企业签订综合融资服务协议,授信总额200多亿元。
南通 融金惠通
局长金句:“融金惠通”是我们的党建品牌,也是服务理念:援引金融活水浇灌南通实体经济之树,让其保持枝繁叶茂、欣欣向荣。同时,引导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树立共生共荣理念,让蓬勃发展的南通经济惠泽金融业。
最新动态:12月23日,资本市场“南通板块”又添新成员,南通超达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为今年南通新增的第11家上市公司。至此,南通境内外上市公司54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45家。
为进一步推动企业上市工作、更好服务拟上市企业,南通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建立了3个上市专项服务组,通过走访企业、开展座谈等多种形式了解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推动更多企业更快进入资本市场。截至目前,已走遍全市12个板块,共服务企业58家。
宿迁 金融速度
局长金句:在不断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与总量的过程中,我们同样关注贷款获得便利性与金融服务的提升。今年,我们牵头开展获得信贷“一件事”试点,研发上线“企信贷”等信贷产品,再造业务流程,企业申请资料由原来的18项缩减至6项,办结时限由原来的5天压缩至3天,审批环节减少至2个,对企业获得信贷事项进行集成办理,实现“一窗式一次办”。
最新动态:近日,宿迁市宿豫区两家企业收到江苏股权交易中心“成长板”同意挂牌通知书。截至目前,宿豫区共有58家企业在江苏股交中心挂牌,其中价值板18家,成长板40家。下一步,宿迁金融协助企业做好上市定位和规划,动员企业抢抓北交所设立机遇,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扬州 做“好”金融
局长金句: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而将“肌体”和“血脉”融为一体,靠的是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在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过程中,则需要完善地方金融供给体系;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信贷投放要更加合理;积极争取政策性金融资源;精准有效防控金融风险等。
最新动态:12月,扬州市金投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正式获批,成为扬州市第一家取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备案并批复的商业保理公司,标志着扬州在探索新型金融业态迈开新的步伐。开业当月即与仪征市天盛村镇建设发展公司开展3000万元的保理业务,帮助企业增加了流动资金,为民生工程提供了资金保障和支持,助力了地方国有企业发展。
泰州 综合金改
局长金句:泰州“金改”既注重“多试”、也关注“本土”,我们既欢迎各类金融机构把更多的新产品放在泰州做试点,也鼓励本土法人金融机构结合泰州产业实际创新产品。既着眼于构建区域金融集聚机制,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实体经济,同时探索疏通金融更精准进入实体经济的管道,为三四线城市蹚出一条可复制的路子。
最新动态:近日,泰州搭建“政银保企”金融支农对接平台、缓解乡村产业发展融资难的相关做法获农业农村部推介。针对乡村产业发展融资难的问题,泰州市畅通对接渠道,引导银行、保险、担保等39家单位创新金融产品135个,收集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等六大类1009项金融服务需求,实现清单化管理。
淮安 绿色高地、枢纽新城
局长金句:近年来,淮安在农业板块多维发力,围绕“总量更多”“结构更优”“效率更高”“环境更优”等不断注入金融能量。除全市38家银行机构外,金融的支持还集中在全市879个各类普惠金融服务站点、36家小额贷款公司等多类金融组织。
最新动态:近日,工行淮安分行、建行淮安分行等,金融服务再深入,润泽农业发展。其中,建行淮安分行综合认定江苏惠淮投资有限公司“四新成果展示基地(五期)项目”符合建设银行绿色信贷白名单要求,为其成功批复了新农村支持贷款0.95亿元,实现投放0.9亿元。截至11月末,工行淮安分行涉农贷款余额97.79亿元,同比增加14.89亿元,增幅18%,较年初增长14.66亿元。
常州 双向赋能
局长金句:丰富金融供给,加快金融要素集聚,加速发展直接融资,打造长三角创新资本新高地。一方面,全面打造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链,通过贷、债、股投资联动机制,为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提供差异化投融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科技型企业的快速发展,产业基金对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发现和布局有着重要作用。我们要以“龙城金谷”为核心,通过聚力招引资本、技术、人才等高端要素,加速创新资本形成集聚,打造全周期基金产业集群集聚区。
最新动态:为进一步提振企业上市信心,加速企业上市工作进度,近日常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财政局联合下达了2020年度常州市金融发展(企业股改上市)专项资金,本次奖励资金下达是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企业股改上市加速有效创新资本形成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首次兑现,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助推企业抢抓全面注册制政策机遇。(新华日报记者 赵伟莉 陈娴 储楚 孟培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