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全面降准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
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央行12月6日宣布,将于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
此次降准在市场预期之内。上周五,李克强总理在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时表示,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制定政策,运用多种货币工具,适时降准,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之所以在此时选择降准,可谓未雨绸缪。一方面,是由于经济仍面临周期性下行压力。央行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国内经济恢复发展面临一些阶段性、结构性、周期性因素制约。从11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来看,工业生产和新订单已有所恢复,但考虑到疫情多点散发对服务业和消费的拖累,以及未来出口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仍有必要采取一定的稳增长举措。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部分房企仍然面临经营压力甚至违约风险。此时加大资金投放力度,既有助于稳定经济增长,也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
从可行性来看,当前降准面临的掣肘也明显减弱。一方面,经过前期的保供稳价、扩能增产政策,生产资料价格明显回落。11月PMI出厂价格分项指数下滑12.2个百分点至48.9%,达到2020年6月以来的最低点,这预示着11月的生产价格指数(PPI)将见顶回落,货币宽松的空间逐步打开。另一方面,近期人民币兑美元表现强势,今年以来已升值2.5%左右,亦不用担心货币宽松导致汇率走弱和资金外流。
这种情况下,通过全面降准,可以加强跨周期调节,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以更好支持实体经济。
一是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从央行的银行家问卷调查来看,三季度,无论是实体经济需求还是银行风险偏好都有所下降。通过降准,既可激发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也能激励金融机构加大投放力度,进而对冲信用收缩压力,稳定市场预期。
二是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目前中期借贷便利(MLF)已经成为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的主要渠道,但这种方式更有利于大型金融机构。通过降准,可以同时增加中小金融机构的长期稳定资金,使其有更大动力去支持中小微企业。
三是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有关金融机构统一执行最优惠档存款准备金率,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通过让利可以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全面降准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的取向发生改变。事实上,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近年来已成为央行调节流动性规模和结构的常规工具。降准落地之后,将会驱动M2增速反弹,辅以“双碳”、专精特新等结构性宽信用政策,有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王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