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记者 杨晶

11月29日至12月3日,“启新程 看发展”第十六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采访团走进山西省太原、忻州、阳泉、晋中四市,近距离感受资源大省——山西为实现“双碳”目标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发展新风貌。

在太原市清徐经济开发区,中工网记者跟随采访团走进当地企业,深入解析当地企业在优化产业结构,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举措。

独辟蹊径新能源 发力“氢”能产业

成立于1996年的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储量丰富的煤炭和煤层气资源,煤炭产能630万吨/年,焦炭在产产能715万吨/年,是全国最大的独立商品焦和炼焦煤生产商之一。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该企业先行先试,在氢能产业开展大规模布局,2017年注册成立了美锦华盛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承载清徐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内的化工新材料生产项目。

美锦华盛压缩氢气储存设备

美锦华盛负责人姚锦城介绍说:“我们已在氢能供应端,以及燃料电池、电堆系统、汽车制造端形成两个闭环,也利用目前拥有的整车、燃料电池核心技术,在山西、广东、山东、浙江、重庆、内蒙古等地建设了氢能产业园。"十四五"期间,计划携各大合作伙伴在山西晋中、太原、吕梁等地建设氢燃料商用车、乘用车、燃料电池、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和维保中心。”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美锦能源将在山西省范围内推广运营氢能车辆约6000辆;与国家能源集团合作开展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制绿氢;携手京能集团通过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年产13000吨绿氢;着力打造氢能产业核心装备制造基地,形成制、储、运、加、用一体化的氢能生态闭环。

技术攻坚新材料 做“深”做“精”再加工

如果说美锦是独辟蹊径发力新能源,在清徐经济开发区的另一家企业则攻坚高端碳材料,在煤化工精深加工方面做足了文章。

“原来的焦油,经过简单处理后就卖掉了,市场价格大概在两三千元。现在通过自主研发的新装置,生产出来的针状焦产品每吨大概两到三万元。”山西梗阳新能源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贵宝向记者介绍。

梗阳新能源煤化工生产区

针状焦是人造石墨主要材料之一,具有热膨胀系数低、杂质含量低、导电率高及易石墨化等一系列优点。主要用于生产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以及动力锂电池负极材料,还可以应用于核电、航天等领域。

针状焦制备是采用液相炭化技术,焦化原料在液相炭化过程中逐渐经热解及缩聚形成中间相小球体。中间相小球体再经充分长大、融并、定向,最后固化为纤维状结构的炭产物,即针状焦。由于产品工艺等问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的针状焦市场依赖于进口。王贵宝介绍说:“我们通过在工艺、技术、生产等方面的不断探索研究,生产出的针状焦产品经国家权威检测机构鉴定,达到国际同类产品质量水平,现已具备了逐步替代进口的能力。”

煤焦油、软沥青、轻相沥青有什么关联?“煤焦油是黑色液体,煤焦油蒸馏之后的残液就是软沥青,软沥青经过一定生产工艺之后,又可以得到轻相沥青……”王贵宝说,这些产品一脉相承。由原来的粗加工到精加工、深加工,企业产业链进一步延长和完善,新技术创造了新产品,新产品带来了高效益。

此外,梗阳集团直属子公司太原晟宏炭材料有限公司已具备15万吨/年的针状焦生产能力,成为了全国产能最大的煤系针状焦项目。

据了解,梗阳新能源正在推进碳纤维、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锂电负极材料和特种石墨等项目,力争形成从焦油到高端碳材料产业链的系列化、规模化生产,努力实现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动集团从传统制造业企业向科技研发驱动型企业转变。

粗放到精细 绿色低碳蹚新路

除了在传统煤化工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以外,山西省还提出要积极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加快煤成气增储上产和推广使用,有序推进氢能、甲醇、地热能、生物质能发展,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朝着这个目标,山西亚鑫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从煤化工向精细化工发展,不仅实现节能减排,还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蹚出了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路径。

亚鑫新能科技集控调度中心

“我们拥有焦炭生产能力280万吨/年、焦煤生产能力360万吨/年。”公司负责人卢培山介绍。利用上游焦化副产的焦炉气生产甲醇联产合成氨,是该企业精细化工及新材料循环项目承上启下的关键,达到了环保节能降耗的良好效果。“凭借焦炉气生产甲醇联产合成氨这项技术,公司可达到30万吨/年甲醇及联产6.8万吨/年合成氨”。

据了解,现阶段甲醇和合成氨均已对外销售,形成实际产值。下一步,亚鑫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将围绕园区资源、能源循环利用的全产业链方向,以甲醇、合成氨为原料,持续进行精细化工的两个方向延伸,总体项目预计总投资近50亿元。

这是山西企业谋转型勇突破的缩影。山西,这个传统煤炭资源大省正以实现“双碳”为目标,以创新发展为发力点,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领域做着最优解。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