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下旬,国内量化私募产品突然大面积熄火,成为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
据券商中国记者从业内了解,部分私募的相关产品上月回撤甚至超过5%,量化中性策略向来以稳健收益为特色,近期的回撤从以往看相当罕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番遭遇大幅回撤的不乏一些头部明星量化私募,今年势头凶猛的千亿级量化巨头明汯投资同样未能幸免。
就这一现象,一些业内人士认为,A股年底风格变化和股指期货基差收窄是近期量化产品回撤的主要原因,随着未来市场的稳定,相关策略的表现也有望逐步恢复。
量化私募产品大面积回撤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在已提交上月数据的683只股票市场中性私募产品中,有433只产品收益率为负、占比到达63%,有11%的产品回撤幅度超过3%。
量化中性策略通常会用一揽子股票和股指期货进行对冲,风险敞口为零或者很低,因此历史业绩一般较为稳健,出现如此大范围回撤令人颇感意外。
具体来看,杭州塞帕斯、鸣石投资、致诚卓远等知名量化私募的中性产品近一个月回撤幅度超过4%。今年规模扩张迅速的量化巨头明汯投资的多只产品同样出现大幅回撤,有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在海外发行的带杠杆产品回撤幅度甚至超过10%。
除中性策略外,其他类型量化策略的超额收益较以往也明显收窄。
“11月以来,近一个月以来的股票量化行业超额收益回撤,相比起去年,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不管是众星捧月、实力强大的‘头部机构’,还是想要拼命跻身百亿规模的行业中坚力量‘腰部机构’,抑或是刚刚步入资管行业的潜力新星‘脚部机构’,在这个月,都或多或少的遭受到了相对中证500指数非常严峻的考验。”有机构人士感慨道。
背后有两大主因
在业内人士看来,A股年底风格变化和股指期货基差收窄是近期量化产品回撤的主要原因。
茂源资本CEO郭学文指出,每年到了11月-12月,公募基金等大资金一般会调整持仓,盘点一年的收获并为来年做准备,这会导致股票市场行业、市值、成长、价值等风格的调整,例如原来持有成长股的现在改买价值股了。随着外资占国内股票市场权重的提高,今年外资的影响也大了许多。
“量化交易的一个主要假设是过去一段时间的‘规律’未来短时间内会继续成立,因此在市场风格变化时会做出错误判断,从而出现回撤;另外,有的量化交易机构不太重视风险控制(比如说过多持有小盘股),在市场风格变化时也容易加大回撤。其它因素还包括市场成交量萎缩、波动降低等。” 郭学文说。
对于近期产品出现的回撤,幻方量化向其投资者表示,从过往经验看,每年四季度是宏观政策调整以及资管机构调仓的窗口期,市场行情都会经历一些结构性的变化。今年年末这种变化尤为明显,疫情后宏观经济的较快恢复推动了周期性行业复苏,同时市场对于货币政策常态化的预期升温。在这一背景下,市场风格极快地切换,资金快速由前期强势板块流入低估值的顺周期板块,金融、周期等低估值行业引领行情。市场结构的快速变化对量化选股策略造成了较大压力,尤其是相对中频量价策略的alpha面临较大的回撤。而对冲类产品与同期更是面对股指期货基差大幅收敛造成的损失。
幻方量化称,正在密切跟踪市场的变化。“我们认为近期的变化主要是结构性的,而量价模型将逐步消化市场的一些调整趋势。基于我们目前的模型体系,alpha收益部分的回撤仍在我们的预期范围内。量化策略本身即是概率化的投资,策略运行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我们相信拉长时间周期看策略依然能够保持稳定的超额能力。”
私募排排网未来星基金经理胡泊称,自9月以来,指数在区间内宽幅震荡超4个月,市场的震荡区间愈加收窄,交易量和波动双降。尤其是11月,市场资金主动调仓,热点比较散乱,风格无法持续,价值股和成长股无序轮动。这些因素导致量化模型的因子短期失效,量化基金大面积跑输指数,相对价值策略回撤。回撤根本原因是市场的流动性、波动率下降。
产品表现有望逐步恢复
“我们认为当前状况不会持续太久,市场会回归效率,量化基金仍会有优异表现,值得长期配置。今年以来,量化策略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百亿量化私募扩至10家,同时还诞生了千亿级的量化私募巨头。
收益方面,量化策略业绩普遍较指数增强20个点以上,一方面,今年来市场风格持续,有利于量化选股策略的发挥;另一方面,市场做多热情高涨,个股波动性较大,有利于T+0策略;还有就是今年科创板新发的个股也比较多,为科创板打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而市场上业绩好的量化策略往往采用复合策略,叠加了量化选股、T+0策略、科创板打新等多个策略,今年来各个子策略均获得了较好的表现,从而拉高了量化策略的整体收益率水平。”胡泊认为。
郭学文同样认为,随着市场在新的风格下逐步趋于稳定,量化策略也会逐步跟上节奏,预计到12月下旬可能就大致恢复正常了。
量化私募今年来呈现快速扩张的势头。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国内百亿私募中产品数量排行榜单中,上海明汯投资以455只位居次席,宁波灵均投资、迎水投资、九坤投资分别以399只、332只、244只位列榜单前列,而这四家均为量化私募。
尽管量化私募有望逐步走出阵痛期,但也有私募人士提醒,这一领域的竞争格局和市场环境正在发生微妙变化。“国内量化策略最近几年快速发展,短期看策略容量可能会限制相关产品的表现。虽然一些市场机构强调量化策略的容量还很大,但总体看我们可交易的品种仍然相对有限,资金的快速进入肯定会影响平均收益水平。此外,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专业机构的比例在上升,因此整个市场的超额收益都会下降,量化机构间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