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均斌)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路线图”已经明晰。3月1日,在“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刘昆对这项工作的安排做了详细解释。

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应对这些风险挑战,需要加大财政宏观调控力度,优化政策工具组合,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

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财政政策取向、安排提出明确要求。会议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资料图】

刘昆说,“加力”,就是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今年的加力点主要有三个:在财政支出强度上加力、在专项债投资拉动上加力、在推动财力下沉上加力。

这意味着,在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6万亿元的基础上,今年财政支出规模还将继续扩大;在2022年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过4万亿元的基础上,专项债规模将继续扩大;在2022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9.71万亿元基础上,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

与此同时,兼顾提升政策效能。一方面,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增强精准性和针对性,着力助企纾困。另一方面,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效带动扩大全社会投资,促进消费。同时,加强与货币、产业、科技、社会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这项工作包含五项重点内容:完善税费支持政策,着力纾解企业困难;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持必要支出强度;大力优化支出结构,不断提高支出效率;均衡区域间财力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严肃财经纪律,切实防范财政风险。

其中,税费支持政策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也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首要发力点。

我国新世纪减税降费的大幕是在2009年拉开的。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作为积极财政政策重要内容之一首次写入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之后的十余年,“减税降费”成为税费政策调整的主基调。

2022年,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超4.2万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约2.46万亿元,超过2021年办理留抵退税规模的3.8倍,力度是近年来最大的。

由此,我国小口径的宏观税负一改1994年以来持续上升的趋势,从2012年的历史高点18.62%下降至2022年的13.8%,切实减轻了市场主体负担,激发了市场活力,对于稳定经济增速、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表示,减税降费政策直击了市场主体的痛点和难点,把这个“肥”施到了企业发展的根上,减负纾困的效果比较明显。财政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10万户重点税源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税费的负担下降了2.7%。企业的现金流增加了,发展活力增强了,应对风险挑战的韧性更足了。

他说,2023年,各项税费支持政策仍将对助企纾困、稳住经济大盘发挥重要作用。这项工作分三部分进行,一是落实落细现有政策,继续实施好已经明确的减税降费政策,扎扎实实把该减的税费减到位。二是优化完善优惠政策,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让政策红利更好惠及市场主体。三是进一步增强政策精准性,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特困行业的支持,为微观主体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朱忠明承诺,财政部门将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助企纾困需要,尽快研究明确政策,抓好落地见效,推动形成“水深鱼归”“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