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情怀难抵业态老旧 生存发展面临困境(引题)
百货业再现闭店潮 阵痛促转型(主题)
今年以来,百货行业接连有几家门店宣布闭店。据报道,SM百货天津店、新世界百货成都店因“经营战略调整”而关闭门店;远东百货大都会店、广州东百花地湾百货两家则是在租约到期后选择关闭门店。在综合体林立的今天,百货行业处境似乎有点艰难。
接连关店
2021年底至今,广州、天津、重庆等全国多个城市老百货闭店的消息接踵而至,多数是开业十年以上的老牌百货门店。
2月17日,新世界百货成都店在官方公众号发布闭店清仓公告,宣布将于2022年3月20日闭店后正式停止营业,并于即日开启清仓。新世界百货成都店自2006年12月开业,至今在成都已经运营16年。该门店所在的盐市口商圈是成都过往最繁华的商圈之一,但近年来该商圈逐步落寞,原有的摩尔百货、仁和春天、华联上夏等百货早已相继关闭。
另外,重庆远东百货大都会店也将于4月18日闭店,主要原因是其与业主大都会东方广场的租赁合约将于5月31日到期,合约到期后租赁物业将交回业主,不再继续经营。此前,重庆富安百货已于1月31日歇业,主要是因为20年租约就要到期,加之商场所属大楼产权分散,所以不再续租。该店近年来业绩也不容乐观,销售总额从2013年的9122万元跌至2020年的2081万元,净亏损也由11万元扩大至169万元,持续亏损或许也促使其闭店。
天津一家外资百货也宣告停业。盛名吉成百货发布通知称,因公司经营战略调整,SM百货天津店于3月14日起停止经营。据了解,该店坐落在SM天津滨海城市广场内,是SM城市广场品牌旗下首家主题馆“SM百货潮流中心”。
广州多家本土老牌百货纷纷闭店。广州东百花地湾百货1月9日正式闭店,其撤场的主因是业主方涨租30%,租户无力承担高昂的租金。据了解,东百花地湾百货1995年9月开业至今经营超过26年,长时间来成为当地街坊购物首选的老牌百货,但如今也难逃闭店局面。
阵痛加剧
事实上,多年来,随着购物中心等大型综合体的兴起,百货行业开始进入阵痛期。
据报道,仅在2015年,国内150家连锁百货集团旗下百货店关停数量就达到100家,创下近十年来新高。2020年,百货行业仍没有改变此状况。
近两年,在疫情不断侵袭、同质化竞争加剧等影响下,有不少企业经营惨淡,与此同时,这些企业也相应地对旗下门店作出一定的调整。从一些百货企业门店停业原因来看,主要是与业态自身属性、商圈变迁等因素有关。
业内人士称,首先是物业限制。大部分百货商场因为建造时间较早,经营面积多数在5万平方米以下,建筑形态往往僵化死板,楼层低,没有足够的停车条件等。而购物中心则动辄5万平方米、10万平方米,而且其空间宽阔、楼层高、停车场足够、动线设计人性化,购物如同逛街,舒适度高,更受消费者青睐。
同时,商业中心转移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推进,不少城市的商业中心也逐步转移,在购物中心不断崛起下,不少百货企业经营惨淡。
专家表示,由于消费者购物需求的转变,消费市场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零售业态,而相应的整个零售行业竞争也进入到一个高度白热化的状态。如此情形下,涌现更多新门店,同时更多旧门店被淘汰也就成为一种正常现象。
寻求转型
传统百货业身陷经营困境,老牌百货当真无路可走?从当前来看,实体零售行业确实面临着一些难题,但并不是说这一行业将就此沉沦下去。在经营发展受阻下,不少企业也开始寻求新的商业模式或对业务进行积极调整。
据报道,王府井集团在关店的同时,也进行转型调整,旗下119岁的东安市场历经2年改造升级潮奢买手制百货,更有加码购物中心、筹备免税业务等多项业务调整。而远东百货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传统的远东百货卖场模式也将陆续转型为大卖场购物中心模式。这些老牌百货为适应新环境作出的调整,或许可以给同样深处困境的百货企业提供思路。
专家表示,从转型的角度来看,中国零售市场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整个零售市场变成了到店零售、到家零售这一形式,企业应该适应这一变化。而且,从消费市场的角度来看,现在零售市场高度分层化,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群体之间的需求差异非常巨大。
零售企业如何去适应这样的分层化的变化,去重新定位目标顾客,可能也是传统零售目前面临的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专家认为,在今年接下来的时间里,大多业态发展可能都会面临各种问题。对此,零售企业也应该积极作出相应的调整,包括全渠道模式的调整、数字化转型,以及整个商品体系的改变。(依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