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财政税费政策缘何力挺工业企业?
【新闻回放】前不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2个部委联合印发了《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在财政税费、金融信贷、保供稳价、投资和外资外贸、用地、用能和环境5个方面提出18条政策举措,受到工业企业广泛关注。
日前,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2个部委联合印发的《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将财政税费政策放在首位,且内容十分丰富,具体包括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力度,延长阶段性税费缓缴政策,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充电设施奖补、车船税减免优惠政策,扩大地方“六税两费”减免政策适用主体范围,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等。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要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在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帮助小微企业解困和鼓励企业研发创新方面,《若干政策》与政府工作报告的税收优惠政策导向高度一致。
实际上,作为调节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税收在助力工业发展方面,一直在发挥积极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去年底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中小企业对优化发展环境和减税降费获得感较强,92%的企业感到税费负担减轻。考虑到财政税费政策对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显著作用,《若干政策》将其放在诸多支持举措的首位。俗话说“无工不富”。工业不仅是国家强盛的根基,也是富民的产业,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途径。12个部委联合印发文件,通过财政税费支持政策力挺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其实有着多方面的考虑。
第一,工业涉及范围广,是引领经济快速增长的“引导者”。我国目前共有41个工业大类,涉及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生产及供应业等多个领域。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信息,目前,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的国家。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教授杨晓萌说,对工业推出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将直接影响大部分市场主体。《若干政策》推出的相关政策,既有延长阶段性税费缓缴政策,也有力度更大的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都是针对中小微企业精准发力,充分体现了政策的精准性和差异性。
第二,工业企业是稳定经济平稳增长的“压舱石”。工业稳则经济稳。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服务业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我国工业扛起“稳增长”重任,2020年和2021年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6.5%以上,较2019年大幅提升9.6个百分点,成为推动经济稳定恢复的重要支撑。新华税务师事务所负责人张绍虹说,工业领域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相对薄弱,这些企业很需要在财税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寻求发展的“加速度”,从而不断提升自身抗风险的能力。一旦其研发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盈利能力自然会得到提升,从而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其“压舱石”作用就会得到更好的体现。
第三,工业带动能力好,是促进其他产业发展的“催化剂”。在数字经济时代,工业产品不仅由各种材料、零部件、组件等组成,而且包含着不断增加的数据、算法和算力。现在,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向用户提供高附加值的增值服务。工业产品已经逐渐成为集硬件、软件、服务于一身的综合体。正因如此,工业的发展不仅会带动工业本身,而且会带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等其他国民经济行业共同发展。杨晓萌说,《若干政策》中明确,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充电设施奖补、车船税减免优惠政策。这有利于发挥财税政策“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从而继续带动铜、锂、镍、钴等有色金属产业稳步前行。
第四,工业研发投入大,是技术创新的“新引擎”。作为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是科技创新活动最活跃的产业领域,研发投入最大、产出最多。可以想见,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向创新驱动转型,更需要以工业发展为突破,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有关专家表示,实施一系列财税支持政策,有助于工业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研发投入,从而为突破技术难题注入强劲动力。“这其中,税费优惠政策的作用十分关键。”业内人士说。(记者 覃韦英曌 郑国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