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A股5大上市险企1-2月保费成绩披露,据蓝鲸保险统计,5家险企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7140.61亿元,同比增长6.26%,继续保持回暖趋势。寿险方面,5家公司保费表现呈现分化,三升两降,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保费增速均超过1成,健康险整体仍保持高速增长;财险公司整体车险业务继续呈现收缩趋势,人保财险、太保财险保费收入保持上行,仅有安财险保费收入有所缩减。

在2月初重疾定义切换、疫情防控效果凸显的背景下,叠加上市险企个险渠道队伍恢复以及去年低基数因素,行业负债端呈现持续复苏迹象;在资产端,受益于经济复苏和长端利率回升,保险业正呈现资负共振,有望继续提升估值。

行业前2月保费规模整体回暖,各上市险企成绩仍现分化

首先来看寿险表现,2021年前2月,寿险公司表现仍然呈现分化趋势,新华保险、中国人寿分别实现11.45%、11.4%的同比增幅,各收入保费440.9亿、2540亿。从保费规模来看,中国人寿仍然稳坐头把交椅,申万研究提出,国寿保费增速高于同业,得益于连续19年至20年新单期缴增速高于同业拉动续期业务保持稳健增长,但在其主动清虚之下,人力同比下滑,压制短期新单增速。

太保寿险保费收入同比增幅略有逊色,但也达到了8.19%,持续回暖,收入721.98亿元,券商分析,太保寿险因产品结构调整,新保增速或高于价值增速,但队伍质态改善延续。

安寿险保费收入则出现了4.11%的同比缩减,2021年1-2月保费收入为1309亿元,而在上年同期,这一数据为1365.1亿元;人保寿险保费表现与上年基本持,同比缩减0.07%后达到422.19亿元。

健康险方面,安健康在前2月实现24.52亿元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1.55%;人保健康同比增幅则高达90.09%,收入131.03亿元,在疫情催化影响下,健康险发展势头明显。安养老实现42.78%的同比增幅,保费收入从上年同期的33.38亿元,增至47.66亿元。

业务价值方面,综合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来看,其中个人业务在今年1-2月收入保费1336.12亿元,同比缩减3.66%,新业务为432.23亿元,同比增长29.53%,涨幅3成,续期业务则有14.18%的下滑幅度。申万研究指出,安2月个人业务新单保费单月同比保持23.7%的持续反弹,续期业务负增长拖累总保费增速,但较1月的16.4%进一步收窄。去年疫情低基数叠加1月末重疾定义炒停部分新单于2月确认助力新单恢复增长。

人保寿险前2月长险首年保费为197.65亿元,同比缩减13.6%,其中趸交保费82亿,同比下滑35.5%,而期交首年保费则到到115.65亿,同比增长13.9%。期交续期保费则在实现16.1%的增幅后,达到217亿元。

再来看财险数据,3家财险公司中,太保财险保费收入增幅居首,同比增长10.64%后达到267.63亿元;人保财险的保费规模则遥在前列,前2月实现保费收入807.38亿元,同比增长7.62%。其中车险业务进一步下滑,在同比缩水6.3%后达到362.74亿元,业务规模占比调整至44.9%。申万研究认为,目前新车销量同比快速反弹,低基数下车险单月保费增速转正,车险综改的新签单影响已基本完整体现。

同期,人保财险的保证保险业务进一步减少至2.79亿元,减幅超8成。而农险、意外伤害及健康险等非车业务,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上行,其中农险业务同比增长38.5%,达到66.16亿元,意外伤害及健康险也实现了33.4%的同比增幅,达到241.49亿元,业务占比已达3成。

安财险的表现却并不好看,2021年1-2月保费收入同比缩减10.05%后达到428.32亿元。其中车险业务缩水12.8%后实现265.39亿元,非车业务也出现了9.93%的下滑,意外与健康保险则同比上行20.65%,但规模较小,收入32.08亿元。

2月延续暖春行情,券商:整体维持行业“买入”评级

负债端回暖且有望持续改善,叠加资产端所处的经济复苏,及海外债券利率上行推动长端利率修复的利好信号,各券商对于上市险企的表现相继表示认可与看好,认为2月份延续暖春行情,负债端持续改善,整体维持行业“买入”评级。

具体来说,安信非银指出,从基本面来看,受益于1月份重疾险炒停刺激影响、个险渠道队伍恢复以及去年低基数,2月份险企龙头个险新单增速恢复好于此前预期。长期利率保持在3.25%水,加之险企重仓板块如地产、金融股价上涨,也有助于资产端边际改善。

国泰君安非银团队持有相似的态度,其指出,当前保险板块资负共振,资产端在经济复苏主线下,预期长端利率有所回升,利好新增及再配置资金的投资收益超预期;负债端在1月末重疾定义切换和疫情防控效果凸显的背景下,预计保险公司的开门红情况将延续恢复增长。

期保险股上涨动力来自通胀预期升温。寿险以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使得利率变动对其影响显著,通胀预期上升对保险利润、EV、偿付能力均构成正面影响。利润方面,资产端来看,利率上行初期,到期或新增资产投资收益率上行而负债端较为刚,体现在利差走阔。而负债端随利率上行准备金计提规模下降,利润得以释放”,信达证券从利差角度分析指出。

方正非银重点强调了投资端的表现,“年初流动释放后货政策恢复常态,长债利率企稳,增厚再投资收益,美国国债加息,国内债市有望继续保持向上态势,利好险企固收类资产投资收益。同时,权益市场的温和活跃也助推保险利差益扩大。当前保险行业对应2021年PEV估值仅0.6~1倍,而当前行业处于由负周期向正周期跨越时段,对应历史估值中枢0.9~1.3倍,有30%的修复空间”。

国债收益率情况对于险资投资端表现影响明显,兴证金融分析,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3.2%上方,且短期内长端利率仍有继续向上的空间。年后低估值的保险板块股价已有所反应,连续跑出超额收益,目前对应2021年0.58-1.04倍PEV,继续看好估值提升。

看好估值提升背后,各券商重点强调了保险业的长期利好信号。“开门红已经验证第一阶段的负债端改善,展望后续来说,产能的提升推动队伍的稳定,形成业务及队伍的正向反馈;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社零增速回暖、春节黄金周销售额及快递量大幅提升);新重疾定义切换后新产品的推出、保费的价格的下降提升产品的吸引力,因此综合多重因素叠加有望共同推动第二阶段的长期健康险销售持续改善”,广发证券指出。

信达证券同时强调了对于健康险和养老险发展的长期看好,“2013年费改以来的重疾红利逐渐消退,渠道为王的时代已过,未来重疾险将恢复正常增长。而健康险的渗透率的不足以及政策2万亿的托底将通过医疗险的大力发展来追赶。考虑到基本医疗保障需求不足,医保支出压力加大,居民自付比例仍然较高,商业健康险赔付支出有限,以及老龄化加剧带来的医疗需求提升,医疗险尤其是百万医疗险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除医疗险外,商业养老险也是长期发展方向。老龄化加剧、抚养比增加、财政支出压力激增、企业年金覆盖面较窄、投资端入市规模较小、税延养老险减税力度不大等一系列问题为商业养老险发展提供了动力。期监管频频发声加快第三支柱建设,建立以账户制为基础、个人自愿参加、国家财政从税收上给予支持,资金形成市场化投资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制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