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官方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内容。
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包括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从新技术基础设施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方面基本上和世界同步。”资深电信分析师马继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互联网应用更为普及、5G建设更快,使这些技术有了更好的落地场景,极有可能最早实现规模化、产业化,从而成为引领新信息技术革命的主要力量,也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领导者。
在谈及新技术基础设施的产业规模时候,马继华表示,不同的计算方式有不同的结果,如果只算狭义的范围,也应该在数万亿元人民币以上,加上周边产业带动,应该在数十万亿元。但同时他也表示,这些产业规模并非一年两年可以达到,新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到未来20年-50年发展。
淳石资本执行董事杨如意对记者表示,区块链目前来看并没有太多实际的应用场景,多数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目前的大多数应用都以炒作为主。区块链最大的应用目前就是比特币等类似的虚拟货币。在人工智能这一方面,主要借助的是计算机的算力。云计算、人工智能较早就有大量的应用,例如,使用人工智能来投资股市,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批私募在不断投入研发并且应用到市场上。
与此同时,有相关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新技术基础设施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还处于前期投入阶段,未来资本市场对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领域具有重要推动,鼓励PE、VC资金进入,在体量迅速扩大和创新中投资机会随之出现。头部企业将在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尤其是AI、新零售、医疗等受资本关注较高的重点领域。在一些细分领域出现技术创新型赛道,尤其是在消费互联网和高端制造方面形成因专业性门槛和壁垒的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新技术基础设施会带动哪些相关产业发展?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对记者表示,人工智能将在金融、安防、制造业、汽车、医疗、教育、传媒、广告、法律、智能家居、农业等各个领域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例如,移动互联网方面的人脸识别和多模式身份认证、交通领域的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技术、金融领域的在智能投顾、量化投资、智能信贷和智能客服等方面。人工智能在教育和旅游方面,根据大数据对学习者提供数据收集和高效信息推送,以及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机器视觉、智能搜索、传媒语言和图像理解、医学方面的遗传编程等都将面临落地,区块链是我国数字货币落地的底层技术,云计算更是云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
“头部企业、类似腾讯、阿里、平安等公司将会受益,相关受益产业主要集中在金融、制造业、新能源汽车、传媒等行业。”潘向东说,
事实上,资本市场对此也是鼎力支持,助力其发展。“资本市场会通过扩大直接融资的方式支持这些行业的发展,例如科创板的推出,就使得很多高新科技企业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拿到资金,目前我国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时期,未来科技创新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格上财富研究员张婷对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