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北京CPI于今年1月触顶后,至今已连续3个月回落。4月13日,北京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3月北京市CPI同比涨幅为3.2%,较2月再收窄0.4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CPI同比涨幅回落,受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2.3个百分点,今年新涨价影响约为0.9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3月CPI环比降幅达0.7%,这也是年内全市CPI环比涨幅首次由正转负,而这主要源于当月食品、非食品价格全面下降。其中,食品价格降2.4%,非食品价格降0.3%。

食品价格作为全市CPI主要扰动因素,环比降幅达1.5%,影响CPI下降约0.42个百分点。其中,因气温回升、产量增加,鲜菜价格降幅最大,达15.7%,影响CPI下降约0.44个百分点。

“蔬菜价格的下降,主要原因仍是季节性下降。”北京新发地市场统计部部长刘通认为,北京今年春季蔬菜的供应能力是好于去年同期的,后期菜价还会在低于去年同期的价格水平下运行一段时间。

此外,刘通指出,目前价格明显低于去年同期的另一个原因是消费尚未恢复常态。受疫情防控影响,北京地区餐企大多都还没有营业,即使营业,大多也是以外卖为主,餐饮企业从批发市场采购的数量明显不足。在蔬菜供应恢复以后,需求没有及时跟进,也使蔬菜供应总体表现充足,对价格下行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随国内疫情防控形势进一步好转,餐饮企业全面复工有望,菜价继续下降的步伐也会逐渐放缓。

不仅是蔬菜,因供应充足,蛋类、水产品、猪肉价格分别较2月降3.8%、0.9%和0.2%。

对于猪肉价格的回落,刘通表示,2月白条猪价格刷新了此前历史高点,主要是受屠宰厂复工复产不足及毛猪收购过程中出现的短时间梗阻的影响。进入3月后,屠宰厂全面复工,毛猪收购顺畅,白条猪批发价虽出现波动,但整体价格比2月下了一个台阶。“后期,随着毛猪产能和需求恢复,肉价总体会表现出波动下行、稳中有降的走势。”

从非食品价格看,3月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四升一降两持平。其中,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1.3%,衣着、居住、医疗保健价格均上涨0.2%;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4.1%;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均持平。

前述负责人表示,受疫情影响,进京人员减少,其他住宿价格下降6.3%;出行需求减弱,飞机票价格下降34.3%;国际原油价格下降,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降9.4%和10.3%。随着企业复工复产,返京人员增多,为减少公共交通使用,车辆租赁需求增加,其他交通费价格上涨23.3%。

针对近期粮价上涨的传闻,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王德奇于日前表示,2019年全市粮食价格指数低于全国平均0.9个百分点,连续多年粮价涨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全市粮食供给充足、储备到位,后期不会出现粮价大涨局面。

“疫情扰动通胀预期,但不改变我们对于通胀趋势的基本判断,CPI年内高点大概率已过。”对于未来,华泰宏观李超团队预测,食品端的上行冲击将逐渐消退,未来一个季度左右,主要关注疫情影响居民消费,继而负面影响服务类价格。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