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制造业的版图上,相较江苏、浙江等制造业比重较高的省份,广东省的制造业无论是在制造业基础、产业配套体系,还是在制造业产品品牌、国内国外市场空间等方面,都处在领跑者的地位。尤其是在传统制造业迈向现代制造业特别是智能制造的过程中,在市场准入、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人才发展、区域开放等方面广东也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的背景下依然存在各种制约因素,从而影响广东制造业的长远发展。

传统制造业加速转型

“生意越做越难做,转型是逼出来的。”从事服装定制生产的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副会长、埃沃裁缝执行总裁何冠斌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随着各类成本的高企,服装行业的利润受到挤压,及早转型就成了部分有识之士的共识。”

何冠斌告诉记者,埃沃裁缝目前在全国部分城市已经设立了分部,主要从事线上样品展示以及服装定制工作,客户一旦从网上下单,通过前后方协调,埃沃裁缝就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该服装的面料采购、加工。

从事多年纺织服装工作的广东省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副会长、安东尼奥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家熊对服装行业向定制化方向发展也十分看好。杜家熊告诉记者,服装定制不仅可以解决传统服装加工行业生产模式相对滞后、库存积压、占款过多的问题,更是解决了人力、房租等成本上涨这一令人头疼的问题。

不仅仅在服装加工行业,广东省陶瓷建材的转型也是如此。佛山市建材行业协会会长孙海龙告诉记者,在陶瓷产业近千亿元规模的“陶瓷之都”佛山,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佛山陶瓷行业普遍面临着非标准化、高能耗、高污染“三大痛点”,行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佛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的林俊峰告诉记者,就佛山市整个制造业而言,目前面临国内外市场波动、企业内部经营压力加大、先进技术受制于人、区域间产业竞争加剧等方面的不利因素。

就佛山陶瓷行业而言,主要是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工资上调、物流成本攀升等问题,但是在此

情况下,一方面企业间“抱团取暖”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则向创新升级要效益。据介绍,为了加快佛山陶瓷业的加速转型,佛山市政府近年来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龙头带动、多方参与、抱团整合”的原则,以陶瓷行业为试点,由东鹏陶瓷、新明珠陶瓷、金意陶、蓝源资本等16家企业作为发起人企业,打造陶瓷产业链平台——众陶联。众陶联的价值在于帮助行业企业转型升级,锻造单个企业解决不了的公共资源能力。其中,降低能源和原材料的生产成本势在必行。据悉,仅仅在2017年,众陶联就为佛山陶瓷行业降低电费成本12.1%、煤炭综合成本15.3%,企业平均降低成本约在10.58%。

短板效应不容忽视

广东虽是制造大省,但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中低端的短板效应决定了其未来的竞争力。广东省省长马兴瑞也指出,广东省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零部件大多仍依赖进口,在利润分配中也明显处于劣势,且综合成本上升过快,也成为阻碍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隐性因素。“广东制造业目前正处在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时期。”马兴瑞在2018中国制造业创新大会上表示,必须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快速补足短板,以占领中高端制造的制高点。

首先是关键核心技术短板有待补足。广东虽是研发大省,但基础研究仍是薄弱环节。广东制造业在高端装备制造方面仍存在短板,机器人、芯片、高档数控机床、精密模具、核心工业软件等关键技术和零部件90%以上依赖进口。林俊峰说,在技术装备领域,比如家电行业尽管目前很多企业技术装备很先进,但大多使用进口设备,欧美等发达先进国家对中国技术出口是有限制的,顶尖技术装备禁止向中国输出,哪怕是次一级的顶尖技术装备允许出口中国,使用条件上也受到诸多约束。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广东省R·D投入达2343.63亿元,其中基础研究仅为109.42亿元,占比4.7%,与发达国家20%左右的比例差距较大。2018年广东制造业500强中有研发投入的企业282家,仅占56.4%,而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制造业企业不足10%。

其次是各类成本剧增导致企业发展乏力。记者在广州、深圳、佛山采访时了解到,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招工形势日趋严峻。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胡晓清告诉记者,由于高房价压力或者是租房成本的上升,一般技术人员很难在深圳落脚,特别是“机器换人”后对劳动者技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困扰着企业的发展,就劳动力成本来讲,广东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已是印度的5倍、越南的3倍。相关数据表明,广东2018年制造业500强企业平均营业收入为82.67亿元,净利润只有4.96亿元,平均净利润率仅6%。不仅如此,各类原材料的价格也一直在上涨。

再次是生态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广东省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处处长邱国祥指出,广东省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方式,重建成本过高,代价太大,且局部地区不时暴露的环境问题,暴露环境治理缺乏长期有效的监管机制。佛山市陶瓷协会相关人员则指出,相关职能部门在执行环保政策时一刀切、缺少柔性执法。邱国祥指出,在环保执法过程中,尽管对某些超标排放企业进行了处罚,但由于处罚成本与违法所得不相符,往往不能对企业起到禁止作用。

智能制造迸发新动能

如果说广东的传统制造业通过转型升级,为广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块基石,那么,智能制造业的迸发则为广东经济未来的腾飞提供了巨大的新动能。

广东省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比重近年来不断提升。广东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3%;其中,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5个和3.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56.4%和31.5%。新兴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比上年增长206.1%,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增长49.4%,服务器增长35.4%,工业机器人增长28.3%,智能电视增长17%。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谭炳才告诉记者,广东智能制造业的逆势增长与科技投入、人才引进有着很强的正相关,但一个重要的变量则是政府职能部门为推动企业降成本而采取的系列措施,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广东智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

广东省工信厅运行处副处长姚瑞婷告诉记者,2018年9月10日,广东省对外发布《广东省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修订版)》。这是一个涵盖社保、用地、技改等10方面61项具体政策点的“大礼包”,实施后2018年-2020年可累计为企业直接降成本超2000亿元。记者还注意到,2017年8月,广东曾出台力度空前的“实体经济十条”,截至2018年9月已累计为广东省实体经济企业减负约1518亿元。其中企业反映最实用的三个措施是降低社保成本、税收负担和用电成本。

除了政策支持外,营商环境的优化对智造业的发展则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据悉,广东省近年来一直在致力于打造“审批最少、办理最快、服务最优”的投资环境。2018年7月,广东省信用联合奖惩专责小组成立,在11个省直单位和6个市开展联合奖惩试点工作,从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试点,2019年在全省复制推广。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广东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目前,广东省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6.4%和31.5%,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4K产业等新兴产业迅速壮大;乐金显示OLED面板、富士康10.5代线等一批投资百亿美元级的高端制造业项目相继落户;制造业加快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迈进,大数据发展指数、互联网发展综合指数、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智能化发展水平、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数等均居全国第一。

在推行智能制造的道路上,广东省不仅汇聚了像富士康、丰田、比亚迪、华为、TCL、格力、研祥、大族激光、康佳等国内外制造企业,许多制造工厂更是实现了很高的自动化、机械化以及智能化,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比如工业富联位于深圳龙华园区的工厂,整个项目投入108台自动化设备,并完成联网。整体项目完成后,生产线的工作人员从318人降低到38人,人力节省88%,生产效率提升30%,库存周转率降低15%,大大降低了生产空间的需求,效益提升高达2.5倍。

未来如何发展智造业?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涂高坤在相关会议上提出,根据广东省的规划,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制造强省建设,特别是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汽车、智能家电、机器人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大力引进优质高端装备制造项目。

与此同时,广东省还将抓紧谋划推进集成电路等研发制造,持续加大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力度,促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再推进3000家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另外,广东将加快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建设,新筹建5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继续实施新一轮工业技改,推动8300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

推荐内容